7月21日,材料學院“三下鄉”實踐團在團隊指導老師陳鑫林的帶領下對新墻河岳陽縣三中附近流域展開第一次調研,實踐團全體成員參加。
實踐團沿新墻河步行,對河邊垃圾進行分揀,對垃圾來源進行分析。經過一天的走訪調研,隊員們發現在水流平緩處兩岸垃圾較多,多為生活垃圾如塑料制品、廢棄衣物;農業垃圾如農藥瓶、種子塑料袋;建筑垃圾如水泥塊、臨時住房鐵皮等。在調研過程中,實踐團還發現了居民違法設置的捕魚“迷魂陣”,不少居民在濕地沙洲上放牛養禽。此類行為會對濕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但當地居民借此謀生,如何解決環境保護與居民生計之間的矛盾是環保中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隨后,隊員還發現了被政府查封的非法采砂場以及各類環保方面的標語、警示牌。
一天的實地調研讓實踐團的隊員們認識了新墻河流域的現狀,分析了垃圾的來源,了解了當地政府為保護新墻河濕地所做的工作,調研工作初顯成效,在未來幾天實踐團將繼續深入調研,挖掘濕地生態破壞的主要原因,宣傳保護濕地的重要性。



(文/陳鑫林 圖/汪家豪 審核/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