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名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填表人:李錦文 |
聯系電話:85258487 |
課程名稱 |
課程性質 |
實驗項目名稱 |
實驗項目類別 |
實驗項目 類型 |
計劃 課時 |
實驗對象 |
實驗時間 |
實驗地點 |
指導教師 |
職稱 |
備注 |
實驗班級信息 |
實驗人數 |
所需批次 |
每組人數 |
設備臺套 |
周次 |
星期 |
節次 |
材料科學基礎實驗 |
獨立實驗 |
粉體粒度分布測定——激光法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無機18-1 |
35 |
1 |
8~9 |
2 |
1 |
四 |
5~8 |
工一A304 |
羅要菊 |
講師 |
|
|
|
粘土-水系統ζ電位的測定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無機18-1 |
35 |
1 |
8~9 |
1 |
2 |
四 |
5~8 |
工一A304 |
羅要菊 |
講師 |
|
|
|
粉體比表面積測定——BET法 |
專業基礎 |
演示 |
4 |
無機18-1 |
35 |
1 |
17~18 |
1 |
3 |
四 |
5~8 |
新能源3B-206 |
鄧噸英 |
高工 |
|
|
|
材料孔徑分布測定 |
專業基礎 |
演示 |
4 |
無機18-1 |
35 |
1 |
17~18 |
1 |
4 |
四 |
5~8 |
新能源3B-206 |
鄧噸英 |
高工 |
|
|
|
淬冷法相平衡實驗1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無機18-1 |
35 |
1 |
8~9 |
4 |
5 |
四 |
5~8 |
工一A201 |
劉鵬 |
講師 |
|
|
|
淬冷法相平衡實驗2 |
專業基礎 |
綜合 |
2 |
無機18-1 |
35 |
1 |
8~9 |
4 |
6 |
四 |
5~6 |
工一A201 |
劉鵬 |
講師 |
|
|
|
粉體粒度分布測定——篩析法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無機18-1 |
35 |
1 |
8~9 |
4 |
7 |
四 |
5~8 |
工一A206 |
劉鵬 |
講師 |
|
|
|
固相反應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無機18-1 |
35 |
1 |
8~9 |
4 |
8 |
四 |
5~8 |
工一A201 |
劉鵬 |
講師 |
|
材料科學基礎實驗 |
獨立實驗 |
粉體粒度分布測定——激光法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無機18-2 |
34 |
1 |
8~9 |
2 |
1 |
一 |
5~8 |
工一A304 |
羅要菊 |
講師 |
|
|
|
粘土-水系統ζ電位的測定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無機18-2 |
34 |
1 |
8~9 |
1 |
2 |
一 |
5~8 |
工一A304 |
羅要菊 |
講師 |
|
|
|
粉體粒度分布測定——篩析法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無機18-2 |
34 |
1 |
8~9 |
4 |
3 |
一 |
5~8 |
工一A206 |
劉鵬 |
講師 |
|
|
|
淬冷法相平衡實驗1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無機18-2 |
34 |
1 |
8~9 |
4 |
4 |
一 |
5~8 |
工一A201 |
劉鵬 |
講師 |
|
|
|
淬冷法相平衡實驗2 |
專業基礎 |
綜合 |
2 |
無機18-2 |
34 |
1 |
8~9 |
4 |
5 |
一 |
5~6 |
工一A201 |
劉鵬 |
講師 |
|
|
|
材料孔徑分布測定 |
專業基礎 |
演示 |
4 |
無機18-2 |
34 |
1 |
17 |
1 |
6 |
一 |
5~8 |
新能源3B-206 |
鄧噸英 |
高工 |
|
|
|
粉體比表面積測定——BET法 |
專業基礎 |
演示 |
2 |
無機18-2 |
34 |
1 |
17 |
1 |
7 |
一 |
5~8 |
新能源3B-206 |
鄧噸英 |
高工 |
|
|
|
固相反應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無機18-2 |
34 |
1 |
8~9 |
4 |
8 |
一 |
5~8 |
工一A201 |
劉鵬 |
講師 |
|
材料科學基礎實驗 |
獨立實驗 |
淬冷法相平衡實驗1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無機18-3 |
34 |
1 |
8~9 |
4 |
1 |
四 |
5~8 |
工一A201 |
劉鵬 |
講師 |
|
|
|
淬冷法相平衡實驗2 |
專業基礎 |
綜合 |
2 |
無機18-3 |
34 |
1 |
8~9 |
4 |
2 |
四 |
5~6 |
工一A201 |
劉鵬 |
講師 |
|
|
|
粉體粒度分布測定——篩析法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無機18-3 |
34 |
1 |
8~9 |
4 |
3 |
四 |
5~8 |
工一A206 |
劉鵬 |
講師 |
|
|
|
固相反應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無機18-3 |
34 |
1 |
8~9 |
4 |
4 |
四 |
5~8 |
工一A201 |
劉鵬 |
講師 |
|
|
|
粉體比表面積測定——BET法 |
專業基礎 |
演示 |
4 |
無機18-3 |
34 |
1 |
17 |
1 |
5 |
四 |
5~8 |
新能源3B-206 |
鄧噸英 |
高工 |
|
|
|
材料孔徑分布測定 |
專業基礎 |
演示 |
4 |
無機18-3 |
34 |
1 |
17 |
1 |
6 |
四 |
5~8 |
新能源3B-206 |
鄧噸英 |
高工 |
|
|
|
粉體粒度分布測定——激光法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無機18-3 |
34 |
1 |
5~6 |
2 |
7 |
四 |
5~8 |
工一A304 |
羅要菊 |
講師 |
|
|
|
粘土-水系統ζ電位的測定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無機18-3 |
34 |
1 |
8~9 |
1 |
8 |
四 |
5~8 |
工一A304 |
羅要菊 |
講師 |
|
材料科學基礎實驗 |
獨立實驗 |
粉體粒度分布測定——激光法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儲能18-1 |
30 |
1 |
7~8 |
2 |
1 |
三 |
5~8 |
工一A304 |
羅要菊 |
講師 |
|
|
|
粘土-水系統ζ電位的測定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儲能18-1 |
30 |
1 |
7~8 |
1 |
2 |
三 |
5~8 |
工一A304 |
羅要菊 |
講師 |
|
|
|
粉體比表面積測定——BET法 |
專業基礎 |
演示 |
4 |
儲能18-1 |
30 |
1 |
15 |
1 |
3 |
三 |
5~8 |
新能源3B-206 |
鄧噸英 |
高工 |
|
|
|
材料孔徑分布測定 |
專業基礎 |
演示 |
4 |
儲能18-1 |
30 |
1 |
15 |
1 |
4 |
三 |
5~8 |
新能源3B-206 |
鄧噸英 |
高工 |
|
|
|
淬冷法相平衡實驗1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儲能18-1 |
30 |
1 |
7~8 |
4 |
5 |
三 |
5~8 |
工一A201 |
劉鵬 |
講師 |
|
|
|
淬冷法相平衡實驗2 |
專業基礎 |
綜合 |
2 |
儲能18-1 |
30 |
1 |
7~8 |
4 |
6 |
三 |
5~6 |
工一A201 |
劉鵬 |
講師 |
|
|
|
粉體粒度分布測定——篩析法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儲能18-1 |
30 |
1 |
7~8 |
4 |
7 |
三 |
5~8 |
工一A206 |
劉鵬 |
講師 |
|
|
|
固相反應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儲能18-1 |
30 |
1 |
7~8 |
4 |
8 |
三 |
5~8 |
工一A201 |
劉鵬 |
講師 |
|
材料科學基礎實驗 |
獨立實驗 |
淬冷法相平衡實驗1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儲能18-2 |
30 |
1 |
7~8 |
4 |
1 |
三 |
5~8 |
工一A201 |
劉鵬 |
講師 |
|
|
|
淬冷法相平衡實驗2 |
專業基礎 |
綜合 |
2 |
儲能18-2 |
30 |
1 |
7~8 |
4 |
2 |
三 |
5~6 |
工一A201 |
劉鵬 |
講師 |
|
|
|
粉體粒度分布測定——篩析法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儲能18-2 |
30 |
1 |
7~8 |
4 |
3 |
三 |
5~8 |
工一A206 |
劉鵬 |
講師 |
|
|
|
固相反應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儲能18-2 |
30 |
1 |
7~8 |
4 |
4 |
三 |
5~8 |
工一A201 |
劉鵬 |
講師 |
|
|
|
粉體比表面積測定——BET法 |
專業基礎 |
演示 |
4 |
儲能18-2 |
30 |
1 |
15 |
1 |
5 |
三 |
5~8 |
新能源3B-206 |
鄧噸英 |
高工 |
|
|
|
材料孔徑分布測定 |
專業基礎 |
演示 |
4 |
儲能18-2 |
30 |
1 |
15 |
1 |
6 |
三 |
5~8 |
新能源3B-206 |
鄧噸英 |
高工 |
|
|
|
粉體粒度分布測定——激光法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儲能18-2 |
30 |
1 |
7~8 |
2 |
7 |
三 |
5~8 |
工一A304 |
羅要菊 |
講師 |
|
|
|
粘土-水系統ζ電位的測定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儲能18-2 |
30 |
1 |
7~8 |
1 |
8 |
三 |
5~8 |
工一A304 |
羅要菊 |
講師 |
|
材料現代研究方法與測試技術實驗 |
獨立實驗 |
一 X射線衍射儀的結構與操作 |
專業 |
綜合 |
2 |
無機17-1,2,3,4 |
112 |
5 |
23 |
1 |
6 |
五 |
5-6 |
能3b-103 |
周哲 |
講師 |
|
|
|
|
|
|
23 |
1 |
7 |
五 |
7-8 |
|
|
|
|
|
|
22 |
1 |
9 |
五 |
5-6 |
|
|
|
|
|
|
22 |
1 |
10 |
五 |
7-8 |
|
|
|
|
|
|
22 |
1 |
12 |
五 |
5-6 |
|
二 同種物質結晶性比較實驗 |
專業 |
綜合 |
2 |
無機17-1,2,3,4 |
112 |
5 |
23 |
1 |
6 |
五 |
7-8 |
|
|
|
|
|
|
23 |
1 |
8 |
五 |
5-6 |
|
|
|
|
|
|
22 |
1 |
9 |
五 |
7-8 |
|
|
|
|
|
|
22 |
1 |
11 |
五 |
5-6 |
|
|
|
|
|
|
22 |
1 |
12 |
五 |
7-8 |
|
三 不同結晶狀態材料的結晶性比較實驗 |
專業 |
綜合 |
2 |
無機17-1,2,3,4 |
112 |
5 |
23 |
1 |
7 |
五 |
5-6 |
|
|
|
|
|
|
23 |
1 |
8 |
五 |
7-8 |
|
|
|
|
|
|
22 |
1 |
10 |
五 |
5-6 |
|
|
|
|
|
|
22 |
1 |
11 |
五 |
7-8 |
|
|
|
|
|
|
22 |
1 |
13 |
五 |
5-6 |
|
四 XRD原理、測試與物相檢索 |
專業 |
綜合 |
2 |
無機17-1,2,3,4 |
112 |
5 |
23 |
1 |
6 |
五 |
5-6 |
能3b-107 |
易文君 |
講師 |
|
|
|
|
|
|
23 |
1 |
7 |
五 |
7-8 |
|
|
|
|
|
|
22 |
1 |
9 |
五 |
5-6 |
|
|
|
|
|
|
22 |
1 |
10 |
五 |
7-8 |
|
|
|
|
|
|
22 |
1 |
12 |
五 |
5-6 |
|
五 結晶化度計算、晶粒大小計算、XRD物相定量分析 |
專業 |
綜合 |
2 |
無機17-1,2,3,4 |
112 |
5 |
23 |
1 |
6 |
五 |
7-8 |
|
|
|
|
|
|
23 |
1 |
8 |
五 |
5-6 |
|
|
|
|
|
|
22 |
1 |
9 |
五 |
7-8 |
|
|
|
|
|
|
22 |
1 |
11 |
五 |
5-6 |
|
|
|
|
|
|
22 |
1 |
12 |
五 |
7-8 |
|
六 選區電子衍射花樣分析和標定 |
專業 |
綜合 |
2 |
無機17-1,2,3,4 |
112 |
5 |
23 |
1 |
7 |
五 |
5-6 |
|
|
|
|
|
|
23 |
1 |
8 |
五 |
7-8 |
|
|
|
|
|
|
22 |
1 |
10 |
五 |
5-6 |
|
|
|
|
|
|
22 |
1 |
11 |
五 |
7-8 |
|
|
|
|
|
|
22 |
1 |
13 |
五 |
5-6 |
|
七、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原理與結構 |
專業 |
綜合 |
2 |
無機17-1,2,3,4 |
112 |
5 |
23 |
1 |
6 |
五 |
5-6 |
能3b-107 |
李富進 |
講師 |
|
|
|
|
|
|
23 |
1 |
7 |
五 |
7-8 |
|
|
|
|
|
|
22 |
1 |
9 |
五 |
5-6 |
|
|
|
|
|
|
22 |
1 |
10 |
五 |
7-8 |
|
|
|
|
|
|
22 |
1 |
12 |
五 |
5-6 |
|
八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樣品處理 |
專業 |
綜合 |
2 |
無機17-1,2,3,4 |
112 |
5 |
23 |
1 |
6 |
五 |
7-8 |
|
|
|
|
|
|
23 |
1 |
8 |
五 |
5-6 |
|
|
|
|
|
|
22 |
1 |
9 |
五 |
7-8 |
|
|
|
|
|
|
22 |
1 |
11 |
五 |
5-6 |
|
|
|
|
|
|
22 |
1 |
12 |
五 |
7-8 |
|
九、掃描電子顯微鏡的操作與顯微圖像的分析 |
專業 |
綜合 |
2 |
無機17-1,2,3,4 |
112 |
5 |
23 |
1 |
7 |
五 |
5-6 |
|
|
|
|
|
|
23 |
1 |
8 |
五 |
7-8 |
|
|
|
|
|
|
22 |
1 |
10 |
五 |
5-6 |
|
|
|
|
|
|
22 |
1 |
11 |
五 |
7-8 |
|
|
|
|
|
|
22 |
1 |
13 |
五 |
5-6 |
|
十、分光光度法實驗 |
專業 |
綜合 |
3 |
無機17-1,2,3,4 |
112 |
5 |
23 |
1 |
6 |
五 |
5-7 |
能3b-208 |
樊澤瓊 |
講師 |
|
|
|
|
|
|
23 |
1 |
7,8 |
五 |
7-8,5 |
|
|
|
|
|
|
22 |
1 |
9 |
五 |
5-7 |
|
|
|
|
|
|
22 |
1 |
10,11 |
五 |
7-8,5 |
|
|
|
|
|
|
22 |
1 |
12 |
五 |
5-7 |
|
十一、苯甲酸紅外吸收光譜的測定 |
專業 |
綜合 |
3 |
無機17-1,2,3,4 |
112 |
5 |
23 |
1 |
6,7 |
五 |
8,5-6 |
|
|
|
|
|
|
23 |
1 |
8 |
五 |
6-8 |
|
|
|
|
|
|
22 |
1 |
9,10 |
五 |
8,5-6 |
|
|
|
|
|
|
22 |
1 |
11 |
五 |
6-8 |
|
|
|
|
|
|
22 |
1 |
12,13 |
五 |
8,5-6 |
|
十二、熱分析 |
專業 |
綜合 |
6 |
無機17-1,2,3,4 |
112 |
5 |
23 |
1 |
6,7 |
五 |
5-8,5-6 |
能3b-212 |
陳傳盛 |
副教授 |
|
|
|
|
|
|
23 |
1 |
7,8 |
五 |
7-8,5-8 |
|
|
|
|
|
|
22 |
1 |
9,10 |
五 |
5-8,5-6 |
|
|
|
|
|
|
22 |
1 |
10,11 |
五 |
7-8,5-8 |
|
|
|
|
|
|
22 |
1 |
12,13 |
五 |
5-8,5-6 |
|
結晶學與巖相學實驗 |
獨立實驗 |
一、對稱型分析 |
專業基礎 |
驗證 |
2 |
無機18-1,2 |
69 |
1 |
2 |
48 |
8 |
六 |
1-2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二、晶體的理想形態 |
專業基礎 |
綜合 |
2 |
無機18-1,2 |
69 |
1 |
2 |
48 |
8 |
六 |
3-4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三、晶體定向及結晶符號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無機18-1,2 |
69 |
1 |
2 |
48 |
9 |
六 |
1-4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四、礦物形態和物理性質 |
專業基礎 |
驗證 |
2 |
無機18-1,2 |
69 |
1 |
2 |
48 |
10 |
六 |
1-2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五、認識巖石 |
專業基礎 |
驗證 |
2 |
無機18-1,2 |
69 |
1 |
2 |
48 |
10 |
六 |
3-4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六、偏光顯微鏡的構造、調節與校正 |
專業基礎 |
綜合 |
2 |
無機18-1,2 |
69 |
1 |
2 |
48 |
13 |
六 |
1-2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七、單偏光鏡下的晶體光學性質 |
專業基礎 |
設計 |
4 |
無機18-1,2 |
69 |
1 |
2 |
48 |
14 |
六 |
1-4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八、正交鏡下晶體光學性質 |
專業基礎 |
設計 |
4 |
無機18-1,2 |
69 |
1 |
2 |
48 |
15 |
六 |
1-4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九、錐光鏡下晶體光學性質 |
專業基礎 |
設計 |
4 |
無機18-1,2 |
69 |
1 |
2 |
48 |
16 |
六 |
1-4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十、透明礦物系統鑒定 |
專業基礎 |
設計 |
4 |
無機18-1,2 |
69 |
1 |
2 |
48 |
18 |
六 |
1-4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結晶學與巖相學實驗 |
獨立實驗 |
一、對稱型分析 |
專業基礎 |
驗證 |
2 |
無機18-3 |
34 |
1 |
1 |
48 |
9 |
日 |
5-6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二、晶體的理想形態 |
專業基礎 |
綜合 |
2 |
無機18-3 |
34 |
1 |
1 |
48 |
9 |
日 |
7-8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三、晶體定向及結晶符號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無機18-3 |
34 |
1 |
1 |
48 |
10 |
日 |
5-8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四、礦物形態和物理性質 |
專業基礎 |
驗證 |
2 |
無機18-3 |
34 |
1 |
1 |
48 |
13 |
日 |
5-6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五、認識巖石 |
專業基礎 |
驗證 |
2 |
無機18-3 |
34 |
1 |
1 |
48 |
13 |
日 |
7-8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六、偏光顯微鏡的構造、調節與校正 |
專業基礎 |
綜合 |
2 |
無機18-3 |
34 |
1 |
1 |
48 |
14 |
日 |
5-6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七、單偏光鏡下的晶體光學性質 |
專業基礎 |
設計 |
4 |
無機18-3 |
34 |
1 |
1 |
48 |
15 |
日 |
5-8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八、正交鏡下晶體光學性質 |
專業基礎 |
設計 |
4 |
無機18-3 |
34 |
1 |
1 |
48 |
16 |
日 |
5-8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九、錐光鏡下晶體光學性質 |
專業基礎 |
設計 |
4 |
無機18-3 |
34 |
1 |
1 |
48 |
17 |
日 |
5-8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十、透明礦物系統鑒定 |
專業基礎 |
設計 |
4 |
無機18-3 |
34 |
1 |
1 |
48 |
18 |
日 |
5-8 |
工一A308 |
李富進 |
講師 |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基礎實驗 |
獨立實驗 |
一、對稱型分析 |
專業基礎 |
驗證 |
2 |
儲能18-1,2 |
60 |
1 |
2 |
15 |
17 |
一 |
3-4 |
工一A308 |
陳傳盛 |
副教授 |
|
一、晶體的理想形態 |
專業基礎 |
綜合 |
2 |
儲能18-1,2 |
60 |
1 |
2 |
15 |
17 |
一 |
5-6 |
工一A308 |
陳傳盛 |
副教授 |
|
二、晶體定向及結晶符號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儲能18-1,2 |
60 |
1 |
2 |
15 |
17 |
一、二 |
7-8,3-4 |
工一A308 |
陳傳盛 |
副教授 |
|
二、偏光顯微鏡的構造、調節與校正 |
專業基礎 |
綜合 |
2 |
儲能18-1,2 |
60 |
1 |
2 |
15 |
17 |
二 |
5-6 |
工一A308 |
陳傳盛 |
副教授 |
|
三、單偏光鏡下的晶體光學性質 |
專業基礎 |
設計 |
4 |
儲能18-1,2 |
60 |
1 |
2 |
15 |
17 |
二、三 |
7-8,3-4 |
工一A308 |
陳傳盛 |
副教授 |
|
三、正交鏡下晶體光學性質 |
專業基礎 |
設計 |
4 |
儲能18-1,2 |
60 |
1 |
2 |
15 |
17 |
三 |
5-8 |
工一A308 |
陳傳盛 |
副教授 |
|
四、納米氧化鋅光催化降解有機染料實驗 |
專業基礎 |
綜合 |
6 |
儲能18-1,2 |
60 |
3 |
7 |
3 |
19 |
三 |
3-8 |
工一A309(311) |
陳傳盛 |
副教授 |
|
|
|
|
|
|
7 |
3 |
19 |
四 |
3-8 |
工一A309(311) |
陳傳盛 |
副教授 |
|
|
|
|
|
|
6 |
3 |
19 |
五 |
3-8 |
工一A309(311) |
陳傳盛 |
副教授 |
|
五、四探針法測量半導體電阻率和薄層電阻 |
專業基礎 |
綜合 |
6 |
儲能18-1,2 |
60 |
3 |
7 |
3 |
17 |
四 |
3-8 |
工一A309(311) |
龔麗 |
副教授 |
|
|
|
|
|
|
7 |
3 |
17 |
五 |
3-8 |
工一A309(311) |
龔麗 |
副教授 |
|
|
|
|
|
|
6 |
3 |
18 |
一 |
3-8 |
工一A309(311) |
龔麗 |
副教授 |
|
六、霍爾效應測量載流子濃度和霍爾遷移率實驗 |
專業基礎 |
綜合 |
6 |
儲能18-1,2 |
60 |
3 |
7 |
3 |
18 |
二 |
3-8 |
工一A309(311) |
龔麗 |
副教授 |
|
|
|
|
|
|
7 |
3 |
18 |
三 |
3-8 |
工一A309(311) |
龔麗 |
副教授 |
|
|
|
|
|
|
6 |
3 |
18 |
四 |
3-8 |
工一A309(311) |
龔麗 |
副教授 |
|
七、單晶硅少子壽命測試 |
專業基礎 |
綜合 |
2 |
儲能18-1,2 |
60 |
3 |
7 |
3 |
18 |
五 |
3-4 |
工一A309(311) |
龔麗 |
副教授 |
|
|
|
|
|
|
7 |
3 |
19 |
一 |
3-4 |
工一A309(311) |
龔麗 |
副教授 |
|
|
|
|
|
|
6 |
3 |
19 |
二 |
3-4 |
工一A309(311) |
龔麗 |
副教授 |
|
八、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試半導體薄膜材料光學禁帶寬及溶液濃度 |
專業基礎 |
綜合 |
4 |
儲能18-1,2 |
60 |
3 |
7 |
3 |
18 |
五 |
5-8 |
工一A309(311) |
龔麗 |
副教授 |
|
|
|
|
|
|
7 |
3 |
19 |
一 |
5-8 |
工一A309(311) |
龔麗 |
副教授 |
|
|
|
|
|
|
6 |
3 |
19 |
二 |
5-8 |
工一A309(311) |
龔麗 |
副教授 |
|
九、電勢-pH曲線的測定 |
專業基礎 |
綜合 |
6 |
儲能18-1,2 |
60 |
3 |
7 |
3 |
17 |
四 |
3-8 |
工一A311(309) |
吳春 |
講師 |
|
|
|
|
|
|
7 |
3 |
17 |
五 |
3-8 |
工一A311(309) |
吳春 |
講師 |
|
|
|
|
|
|
6 |
3 |
18 |
一 |
3-8 |
工一A311(309) |
吳春 |
講師 |
|
十、分解電壓測定和交流阻抗技術測量聚合物電解質離子電導率 |
專業基礎 |
綜合 |
6 |
儲能18-1,2 |
60 |
3 |
7 |
3 |
18 |
二 |
3-8 |
工一A311(309) |
吳春 |
講師 |
|
|
|
|
|
|
7 |
3 |
18 |
三 |
3-8 |
工一A311(309) |
吳春 |
講師 |
|
|
|
|
|
|
6 |
3 |
18 |
四 |
3-8 |
工一A311(309) |
吳春 |
講師 |
|
十一、使用循環伏安法測定鐵氰化鉀的電極反應過程 |
專業基礎 |
綜合 |
6 |
儲能18-1,2 |
60 |
3 |
7 |
3 |
18 |
五 |
3-8 |
工一A311(309) |
吳春 |
講師 |
|
|
|
|
|
|
7 |
3 |
19 |
一 |
3-8 |
工一A311(309) |
吳春 |
講師 |
|
|
|
|
|
|
6 |
3 |
19 |
二 |
3-8 |
工一A311(309) |
吳春 |
講師 |
|
十二、原電池電動勢的測定及其應用 |
專業基礎 |
綜合 |
6 |
儲能18-1,2 |
60 |
3 |
7 |
3 |
19 |
三 |
3-8 |
工一A311(309) |
吳春 |
講師 |
|
|
|
|
|
|
7 |
3 |
19 |
四 |
3-8 |
工一A311(309) |
吳春 |
講師 |
|
|
|
|
|
|
6 |
3 |
19 |
五 |
3-8 |
工一A311(309) |
吳春 |
講師 |
|
十三、循環伏安法測試活性炭電極超級電容器儲能特性 |
專業基礎 |
綜合 |
6 |
儲能18-1,2 |
60 |
3 |
7 |
3 |
17 |
四 |
3-8 |
工一A311(309) |
秦偉 |
講師 |
|
|
|
|
|
|
7 |
3 |
17 |
五 |
3-8 |
工一A311(309) |
秦偉 |
講師 |
|
|
|
|
|
|
6 |
3 |
18 |
一 |
3-8 |
工一A311(309) |
秦偉 |
講師 |
|
十四、電化學阻抗譜評估電化學沉積金屬氧化物的特性 |
專業基礎 |
綜合 |
6 |
儲能18-1,2 |
60 |
3 |
7 |
3 |
18 |
二 |
3-8 |
工一A311(309) |
秦偉 |
講師 |
|
|
|
|
|
|
7 |
3 |
18 |
三 |
3-8 |
工一A311(309) |
秦偉 |
講師 |
|
|
|
|
|
|
6 |
3 |
18 |
四 |
3-8 |
工一A311(309) |
秦偉 |
講師 |
|
十五、線性伏安法測試電化學水分解析氫性能 |
專業基礎 |
綜合 |
6 |
儲能18-1,2 |
60 |
3 |
7 |
3 |
18 |
五 |
3-8 |
工一A311(309) |
秦偉 |
講師 |
|
|
|
|
|
|
7 |
3 |
19 |
一 |
3-8 |
工一A311(309) |
秦偉 |
講師 |
|
|
|
|
|
|
6 |
3 |
19 |
二 |
3-8 |
工一A311(309) |
秦偉 |
講師 |
|
十六、恒流充放電法測試水系鋅離子電池性能 |
專業基礎 |
綜合 |
6 |
儲能18-1,2 |
60 |
3 |
7 |
3 |
19 |
三 |
3-8 |
工一A311(309) |
秦偉 |
講師 |
|
|
|
|
|
|
7 |
3 |
19 |
四 |
3-8 |
工一A311(309) |
秦偉 |
講師 |
|
|
|
|
|
|
6 |
3 |
19 |
五 |
3-8 |
工一A311(309) |
秦偉 |
講師 |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綜合實驗 |
獨立實驗 |
一、鋰離子電池球形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的制備 |
專業 |
綜合 |
3 |
無機(新能源材料)17-1班 |
30 |
5 |
6 |
6 |
14 |
周一 |
1-3 |
工一A107 |
顧巖嶺 |
講師 |
|
6 |
6 |
14 |
周三 |
1-3 |
工一A107 |
顧巖嶺 |
講師 |
|
6 |
6 |
14 |
周五 |
1-3 |
工一A107 |
顧巖嶺 |
講師 |
|
6 |
6 |
15 |
周二 |
1-3 |
工一A107 |
顧巖嶺 |
講師 |
|
6 |
6 |
15 |
周四 |
1-3 |
工一A107 |
顧巖嶺 |
講師 |
|
二、鋰離子電池鎳鈷錳三元正極材料的制備 |
專業 |
綜合 |
6 |
無機(新能源材料)17-1班 |
30 |
5 |
6 |
6 |
14 |
周二 |
1-6 |
工一A107 |
顧巖嶺 |
講師 |
|
6 |
6 |
14 |
周四 |
1-6 |
工一A107 |
顧巖嶺 |
講師 |
|
6 |
6 |
15 |
周一 |
1-6 |
工一A107 |
顧巖嶺 |
講師 |
|
6 |
6 |
15 |
周三 |
1-6 |
工一A107 |
顧巖嶺 |
講師 |
|
6 |
6 |
15 |
周五 |
1-6 |
工一A107 |
顧巖嶺 |
講師 |
|
三、鋰離子電池氮摻雜石墨化生物炭負極材料的制備 |
專業 |
綜合 |
3 |
無機(新能源材料)17-1班 |
30 |
5 |
6 |
6 |
14 |
周一 |
4-6 |
工一A107 |
顧巖嶺 |
講師 |
|
6 |
6 |
14 |
周三 |
4-6 |
工一A107 |
顧巖嶺 |
講師 |
|
6 |
6 |
14 |
周五 |
4-6 |
工一A107 |
顧巖嶺 |
講師 |
|
6 |
6 |
15 |
周二 |
4-6 |
工一A107 |
顧巖嶺 |
講師 |
|
6 |
6 |
15 |
周四 |
4-6 |
工一A107 |
顧巖嶺 |
講師 |
|
四、扣式電池的制作與性能測試 |
專業 |
綜合 |
6 |
無機(新能源材料)17-1班
|
30 |
5 |
6 |
6 |
14 |
周一 |
1-6 |
工一A203 |
曾光 |
講師 |
|
6 |
6 |
14 |
周三 |
1-6 |
工一A203 |
曾光 |
講師 |
|
6 |
6 |
14 |
周五 |
1-6 |
工一A203 |
曾光 |
講師 |
|
6 |
6 |
15 |
周二 |
1-6 |
工一A203 |
曾光 |
講師 |
|
6 |
6 |
15 |
周四 |
1-6 |
工一A203 |
曾光 |
講師 |
|
五、鋰離子軟包裝電池的設計、制作與電化學性能測試 |
專業 |
綜合 |
6 |
無機(新能源材料)17-1班
|
30 |
5 |
6 |
6 |
14 |
周二 |
1-6 |
工一A203 |
曾光 |
講師 |
|
6 |
6 |
14 |
周四 |
1-6 |
工一A203 |
曾光 |
講師 |
|
6 |
6 |
15 |
周一 |
1-6 |
工一A203 |
曾光 |
講師 |
|
6 |
6 |
15 |
周三 |
1-6 |
工一A203 |
曾光 |
講師 |
|
6 |
6 |
15 |
周五 |
1-6 |
工一A203 |
曾光 |
講師 |
|
六、鋰離子電池組的設計及制作 |
專業 |
綜合 |
6 |
無機(新能源材料)17-1班 |
30 |
5 |
6 |
4 |
14 |
周一 |
1-6 |
工一A205 |
段軍飛 |
副教授 |
|
6 |
4 |
14 |
周三 |
1-6 |
工一A205 |
段軍飛 |
副教授 |
|
6 |
4 |
14 |
周五 |
1-6 |
工一A205 |
段軍飛 |
副教授 |
|
6 |
4 |
15 |
周二 |
1-6 |
工一A205 |
段軍飛 |
副教授 |
|
6 |
4 |
15 |
周四 |
1-6 |
工一A205 |
段軍飛 |
副教授 |
|
七、鋰離子電池組的性能評估 |
專業 |
綜合 |
6 |
無機(新能源材料)17-1班 |
30 |
5 |
6 |
2 |
14 |
周二 |
1-6 |
工一A205 |
段軍飛 |
副教授 |
|
6 |
2 |
14 |
周四 |
1-6 |
工一A205 |
段軍飛 |
副教授 |
|
6 |
2 |
15 |
周一 |
1-6 |
工一A205 |
段軍飛 |
副教授 |
|
6 |
2 |
15 |
周三 |
1-6 |
工一A205 |
段軍飛 |
副教授 |
|
6 |
2 |
15 |
周五 |
1-6 |
工一A205 |
段軍飛 |
副教授 |
|
八、碳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制備 |
專業 |
綜合 |
6 |
無機(新能源材料)17-1班 |
30 |
5 |
6 |
2 |
14 |
周一 |
1-6 |
工一A207 |
李鳳容 |
講師 |
|
6 |
2 |
14 |
周三 |
1-6 |
工一A207 |
李鳳容 |
講師 |
|
6 |
2 |
14 |
周五 |
1-6 |
工一A207 |
李鳳容 |
講師 |
|
6 |
2 |
15 |
周二 |
1-6 |
工一A207 |
李鳳容 |
講師 |
|
6 |
2 |
15 |
周四 |
1-6 |
工一A207 |
李鳳容 |
講師 |
|
九、碳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評估 |
專業 |
綜合 |
6 |
無機(新能源材料)17-1班 |
30 |
5 |
6 |
2 |
14 |
周二 |
1-6 |
工一A207 |
李鳳容 |
講師 |
|
6 |
2 |
14 |
周四 |
1-6 |
工一A207 |
李鳳容 |
講師 |
|
6 |
2 |
15 |
周一 |
1-6 |
工一A207 |
李鳳容 |
講師 |
|
6 |
2 |
15 |
周三 |
1-6 |
工一A207 |
李鳳容 |
講師 |
|
6 |
2 |
15 |
周五 |
1-6 |
工一A207 |
李鳳容 |
講師 |
|
十、氧化錳氧還原催化劑的制備 |
專業 |
綜合 |
4 |
無機(新能源材料)17-1班 |
30 |
5 |
6 |
2 |
14 |
周一 |
1-4 |
工一A209 |
賀浩 |
講師 |
|
6 |
2 |
14 |
周三 |
1-4 |
工一A209 |
賀浩 |
講師 |
|
6 |
2 |
14 |
周五 |
1-4 |
工一A209 |
賀浩 |
講師 |
|
6 |
2 |
15 |
周二 |
1-4 |
工一A209 |
賀浩 |
講師 |
|
6 |
2 |
15 |
周四 |
1-4 |
工一A209 |
賀浩 |
講師 |
|
十一、氧還原催化劑性能評價 |
專業 |
綜合 |
4 |
無機(新能源材料)17-1班 |
30 |
5 |
6 |
2 |
14 |
周一 |
5-8 |
工一A209 |
賀浩 |
講師 |
|
6 |
2 |
14 |
周三 |
5-8 |
工一A209 |
賀浩 |
講師 |
|
6 |
2 |
14 |
周五 |
5-8 |
工一A209 |
賀浩 |
講師 |
|
6 |
2 |
15 |
周二 |
5-8 |
工一A209 |
賀浩 |
講師 |
|
6 |
2 |
15 |
周四 |
5-8 |
工一A209 |
賀浩 |
講師 |
|
十二、鎂空氣燃料電池設計與性能測試 |
專業 |
綜合 |
4 |
無機(新能源材料)17-1班 |
30 |
5 |
6 |
2 |
14 |
周二 |
1-4 |
工一A209 |
賀浩 |
講師 |
|
6 |
2 |
14 |
周四 |
1-4 |
工一A209 |
賀浩 |
講師 |
|
6 |
2 |
15 |
周一 |
1-4 |
工一A209 |
賀浩 |
講師 |
|
6 |
2 |
15 |
周三 |
1-4 |
工一A209 |
賀浩 |
講師 |
|
6 |
2 |
15 |
周五 |
1-4 |
工一A209 |
賀浩 |
講師 |
|
注: |
|
|
|
|
|
|
|
|
|
|
|
|
|
|
|
|
|
|
1、“課程性質”分為獨立實驗課、理論內實驗課、上機實驗課; |
|
2、“實驗項目類別”分為專業、專業基礎、基礎、其他; |
|
3、“實驗項目類型”分為綜合、設計、驗證、演示、其他; |
|
4、“所需批次”為該實驗項目在同一任務單下,需要分幾批完成,如果大于1批,請增加一行詳細填寫其他批次時間地點; |
|
5、“每組人數”為一臺套實驗設備,由多少學生同時操作、合作完成; |
|
6、“設備臺套”為該實驗項目主要設備臺套數; |
|
7、“節次”按小節填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期:2020年 9 月 27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