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增進師生太極拳文化認知,促進非遺活態傳承,4月23日晚七點,城南學院于四教報告廳成功舉辦了一場關于太極拳的專題講座。本次講座特邀湘潭市太極拳協會主席曠文華主講,各系學生積極參與,現場座無虛席。
講座以別開生面的互動體驗開場,曠文華主席邀請學生通過肢體感知體會太極思維,同學們通過站立、雙手模擬“抱球”動作,感受“虛領頂勁”與“氣沉丹田”,初步體會到太極拳與陰陽辯證哲學的緊密聯系,有效激發了學生對傳統武術的學習熱情。隨后他又以溯源太極拳文化基因為主線,系統梳理了太極拳的創編源流與哲學內涵,帶領師生走進太極拳的文化基因圖譜。
在歷史脈絡梳理環節,曠主席通過詳實的歷史考據,勾勒出太極拳從陳家溝家族傳承到形成楊式、武式等主要流派的發展軌跡。講座進程中,特邀其弟子表演了完整的二十四式太極拳,剛柔并濟、形意兼備的演示引發全場共鳴。隨后通過國內外推廣案例的展示,生動呈現了太極拳在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價值。
此外,針對非遺傳承議題,曠主席系統剖析了太極拳的三種傳承模式,深入淺出地解析太極拳的技理體系。在互動環節中,針對學生提出的太極拳有何好處,怎樣學好太極拳的問題,他強調興趣培養的重要性,并系統闡釋“五心三要素”的核心方法論,形成理論指導與實踐路徑的完整閉環。
講座尾聲,他對太極拳的未來進行展望,闡述了太極拳在數字時代下應該如何傳承與創新,并號召師生一起以"文化使者"的擔當共同守護非遺瑰寶。
在講座結束后,參與的師生紛紛表示收獲頗豐。一位同學分享道:“以前只知道太極拳是一種健身運動,沒想到背后有這么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這次講座,我對太極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后也想嘗試練習?!?老師們也認為,此次講座為校園文化建設增添了獨特的色彩,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太極拳的傳承既是技藝的延續,更是民族精神的賡續。此次由城南學院舉辦的太極拳專題講座通過理論闡釋與實踐體驗相結合的方式,為校園文化建設注入傳統基因,在師生心中播撒文化自覺的種子,為構建具有傳統文化底蘊的育人環境提供了有益探索,讓古老的非遺文化在新時代校園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文/張敏 圖/江子屹 一審/賴欣宇 二審/李諾 三審/陶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