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招生就業 > 就業指導 > 正文
到西部 青年是最大贏家之一
發布日期:2016年08月28日 00:00   作者:

貧瘠、荒涼是大多數人對西部的第一印象,然而,當大學生志愿者會聚西部,通過從事志愿服務融入當地后,卻發現,在西部,貧瘠的只是自然環境,對青年來說,這里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富饒之地。

“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20034月,團中央向全國大學生發出志愿服務西部的呼喚。8年來,僅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就接收志愿者2699名,服務期滿后留疆比例高達40.8%

為何愿意留下?志愿者陳紅潑用詩作答:西部泥土的鹽堿成分讓我看到這里人民的樸實,西部風沙的侵襲讓我明白了胡楊站立的意義,愛上西部就是愛上自己的青春,愛上了生命的感動以及感動帶給我的戰勝困難的勇氣,愛上這片土地不是因為她的富饒,她還很貧瘠還很孤寂,相信只要我真的愛她,她就一定能真正地富饒無比……

志愿者王江山說,選擇留下,并不是因為自己奉獻了多少,而是因為西部給予的太多,情感因素和事業平臺讓年輕人成為西部計劃的最大“贏家”。

貧瘠的土地,富饒的青春

當夢寐以求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擺在眼前時,王江山卻放棄了,他選擇留在服務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四師224團。

“那是一段內心非常糾結的日子,‘浮躁’和‘不甘’一直影響著我。到底是回山東老家,選擇一個大城市就業,還是留在這個偏遠地區?我在世俗的眼光中迷失了自我,不知如何選擇,就開始發奮考研。”他說。

在旁人眼里,王江山干起活兒來不知疲倦。在224團工會的志愿服務期內,他曾被抽調到農十四師工會建立幫扶困難職工的網上管理系統,1000多人的資料,他一星期就做完了,那段時間他每天只睡3小時。因此,服務期還沒結束,就有領導希望他能留在224團機關。

收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王江山想通了:“雖然金錢和物質享受很重要,但個人價值的實現不是為了養家糊口,而是要找到一個廣闊的事業發展平臺!”

他的事業平臺就在224團。

20077月,畢業于濟南大學的王江山吟誦著“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死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詩,滿懷豪情地踏上西行之路,跋涉5000多公里,從山東濟南來到位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緣的和田地區墨玉縣和皮山縣交界處的224團。

“自然環境惡劣,氣候太干燥!”這是王江山對這片陌生土地的第一感覺,由于地處沙漠邊緣,當地年均降水量僅34毫米,而年均蒸發量卻是降水量的64倍,沙塵暴常在春秋季節突襲,嚴重時伸手不見五指。

一開始,他并不理解:“這里環境如此惡劣,干部職工為何始終精神飽滿?”

“直到深入了解了224團的創業史后,我被震撼了,也找到了答案。”王江山說,這里原本是一片荒漠,8年間愣是被兵團人打造成了一個現代高新節水灌溉新型團場。

在創業初期,大雪天時,包括團長、政委都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沒日沒夜地修干渠、平整土地、鉆研種植技術……

首批志愿者李學付就是親歷者之一,他現在已是224團黨委辦、行政辦副主任。20038月剛來時,224團才組建1年,李學付的志愿服務崗位是在學校教學。學校沒有國旗旗桿,他們就親手制作;學生宿舍內要有床鋪,他們就親手搬運;沒有操場,他們就拿著工具在學校門前平整出一塊操場。學校每一天的進步,都有李學付的參與。兩年志愿服務期內,他教過語文、英語、計算機等科目,擔任過班主任,還兼任過校團支部書記、辦公室副主任和德育副主任。

“那旗桿一直沒換過,看著它,就知道我的青春沒虛度!”李學付說。

“兵團人戰天斗地的創業豪情潛移默化地培養了我的事業心,也讓我有了想干大事的沖動!相比而言,惡劣的環境一點也不重要。”王江山如今在團場最基層的連隊工作,他說,西部很多地方雖然土地貧瘠,卻是青年建功立業的大舞臺。

“很多志愿者都是沖著這種創業豪情留下的。”224團團委書記陳方說,從2003年至今,224團共接收了52名志愿者,留團工作10人。


文本附件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分享到:


上一條:趣味心理小測試——看看你的人格

下一條:面試前,先正確自我定位

  • <center id="9wjrh"></center>
    <bdo id="9wjrh"></b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