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屬各單位:
根據教育部《關于舉辦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教高函〔2021〕2號),我校定于2021年4-6月舉辦第七屆校級 “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
我敢闖,我會創。
二、主要任務
以賽促教,探索人才培養新途徑。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引領各類學校人才培養范式深刻變革,建構素質教育發展新格局,形成新的人才培養質量觀和質量標準,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以賽促學,培養創新創業生力軍。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和高水平自立自強,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激勵廣大青年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堅定執著追理想, 實事求是闖新路,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努力成長為德才兼備的有為人才。
以賽促創,搭建產教融合新平臺。把教育融入經濟社會產業 發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成果轉化和產學研用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以創 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努力形成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新局面。
三、組織機構
大賽設立組織委員會(簡稱組委會)。由學校校長擔任主任,學校主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和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校長擔任副主任,學校教務處、創新創業教育學院、招生就業處、團委、研究生院、科學研究部、學生工作部、宣傳部、校友與社會合作處的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組委會秘書處設在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具體負責賽事的組織實施與協調。
大賽設立評委會,以各教學學院教學副院長和學生工作副書記為基礎,由組委會邀請各級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行業企業、投資機構、大學科技園、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組成,負責參賽項目的評審工作。
大賽設立紀律與監督委員會,對大賽組織評審工作、協辦單位相關工作進行監督,對違反大賽紀律的行為予以處理。
四、參賽要求
1.參賽項目能夠將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下一代通訊技術、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緊密結合,服務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新產品、新服務、 新業態、新模式;發揮互聯網在促進產業升級以及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進制造業、農業、能源、環保等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互聯網在社會服務中的作用,創新網絡化服務模式,促進互聯網與教育、醫療、交通、金融、消費生活等深度融合(各賽道參賽項目類型詳見附件)。
2.參賽項目須真實、健康、合法,無任何不良信息,項目立意應弘揚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參賽項目不得侵犯 他人知識產權;所涉及的發明創造、專利技術、資源等必須擁有清晰合法的知識產權或物權;抄襲盜用他人成果、提供虛假材料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一經發現即刻喪失參賽相關權利并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3.參賽項目涉及他人知識產權的,報名時須提交完整的項目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書面授權許可書等;已在主管部門完成登記注冊的創業,報名時須提交營業執照、登記證書、組織機構代碼證等相關證件的掃描件、單位概況、法定代表人情況、股權結構等。參賽項目可提供當前真實財務數據、已獲投資情況、帶動就業情況等相關證明材料。在大賽通知發布前,已獲投資 1000萬元及以上或在2020 年及之前任意一個年度的收入達到1000 萬元及以上的參賽項目,請在總決賽時提供投資協議、投資款證明等佐證材料。
4.參賽項目不得含有任何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其他法律、法規的內容。須尊重中國文化,符合公序良俗。
5.參賽項目根據各賽道相應的要求,只能選擇一個符合要求的賽道報名參賽。已獲本大賽往屆總決賽各賽道金獎和銀獎的項目,不可報名參加本屆大賽。
6.參賽人員(不含師生共創參賽項目成員中的教師)年齡不超過 35 歲(1986 年 3 月 1 日之后出生)。
五、大賽總體安排
大賽將舉辦一個主體賽事和兩項同期活動,包括“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和“互聯網+”校賽獲獎項目暑期訓練營。
(一)主體賽事
主體賽事包括主賽道(詳見附件 1)和“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詳見附件 2),增設產業命題賽道(賽道方案另行發布)。校賽采用學院初賽、校級半決賽、校級決賽三級賽制。初賽由各學院負責組織,遴選出參加校級半決賽的項目團隊。校級復賽和省級決賽由校賽組委會負責組織。
(二)同期活動
1.“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大學生回信重要精神,緊扣“建黨百年”主題,大力弘揚跨越時空的偉大的井岡山精神,將紅色教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貫穿“四史”教育,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厚植學生“愛黨愛國”情懷。聚焦革命老區,開展公益創業,引導師生服務鄉村振興;聚焦鄉村振興,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結合革命老區等地方實際需求,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創新創業專項經費、師生共創、校地協同等多種形式,努力實現項目長期對接,推動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城鄉社區和我校對口扶貧點,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2.“互聯網+”校賽獲獎項目暑期訓練營
在省賽前期,校賽組委會將邀請有關專家對獲得校級二等獎以上的項目團隊成員進行為期一周的集中訓練,活動具體安排將另行通知。
六、賽程安排
1.參賽報名(4月-5月)。參賽團隊通過登錄“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網址:cy.ncss.cn)或微信公眾號(名稱為“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或“中國互聯網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任一方式進行報名。服務網的資料下載板塊可下載學生操作手冊指導報名參賽,微信公眾號可進行賽事咨詢。參賽項目須于5月15日前完成報名,后期可延遲至 8 月 15 日進行修改。國際參賽項目通過全球青年創新領袖共同體促進會官網進行報名(網址:www.pilcchina.org),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2.學院預選賽(4月-5月)。各專業學院自行組織預選賽,并于5月20日前完成預選賽工作,推薦優秀項目和團隊參加校級大賽。
3.校級大賽(5月-6月)。校級半決賽定于5月25日進行,由半決賽產生入圍校級總決賽的項目。校級總決賽定于6月1日舉行,校級總決賽進行一等獎爭奪。
4.校級大賽產生的優勝項目,由創新創業教育學院組織參賽培訓,全省復賽時間待定,地點待定。全國總決賽定于10月下旬在南昌大學進行。
七、獎項設置與獎勵
大賽設立項目獎(分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組織獎(學院),優秀指導教師獎和媒體推薦獎。校賽組委會為獲獎團隊、個人或組織頒發校級榮譽證書。對于省級復賽和全國總決賽的獲獎團隊,按照《長沙理工大學教學工作獎勵辦法》(長理工大教〔2016〕34號)有關規定,學校給予獎勵。
八、工作要求
1.宣傳發動。各學院要認真做好大賽的宣傳動員和組織工作,確保參賽師生充分了解大賽、積極參與大賽。
2.協調組織。各學院要統籌協調,組織做好院賽組織和校賽項目推薦工作。
3.提供支持。各學院要為在校生和畢業生參與競賽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支持。鼓勵教師將科技成果產業化,帶領學生創新創業。
4.疫情防控。各學院要根據常態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科學制訂賽事活動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應急處置預案,安全有序推進大賽的組織籌備。
九、大賽組委會秘書處聯系方式
聯系人:常 晗
電 話:0731-85256041 郵 箱: cyxycl1@163.com
校賽QQ群: 486826150 微信公眾號:CSUSTCY
附件:1.第七屆長沙理工大學“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高教主賽道方案
2.第七屆長沙理工大學“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方案
長沙理工大學
2021年4月22日
附件1
第七屆長沙理工大學“互聯網+”大學生
創新創業大賽高教主賽道方案
第七屆長沙理工大學“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設高教主賽道(含國際參賽項目)。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參賽項目類型
1.“互聯網+”現代農業,包括農林牧漁等;
2.“互聯網+”制造業,包括先進制造、智能硬件、工業自動化、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軍工等;
3.“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包括人工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網絡空間安全技術、大數據、云計算、工具軟件、社交網絡、媒體門戶、企業服務、下一代通訊技術、區塊鏈等;
4.“互聯網+”文化創意服務,包括廣播影視、設計服務、文化藝術、旅游休閑、藝術品交易、廣告會展、動漫娛樂、體育競技等;
5.“互聯網+”社會服務,包括電子商務、消費生活、金融、財經法務、房產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訓、醫療健康、交通、人力資源服務等。
參賽項目應結合以上分類及自身項目實際,合理選擇項目類型。參賽項目不只限于“互聯網+”項目,鼓勵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參賽,根據行業背景選擇相應類型。
二、參賽方式和要求
1.本賽道以團隊為單位報名參賽。允許跨校組建參賽團隊,每個團隊的成員不少于3人,原則上不多于15人(含團隊負責人),須為項目的實際核心成員。參賽團隊負責人須為我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專科生、研究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學生(即2016年之后的畢業生,不含在職教育)。參賽團隊所報參賽創業項目,須為本團隊策劃或經營的項目,不得借用他人項目參賽。
2.根據參賽團隊負責人的學籍或學歷確定參賽團隊所代表的參賽學院,且代表的參賽學院具有唯一性。各學院負責審核參賽對象資格。
3.所有參賽材料和現場答辯原則上使用中文或英文,如有其他語言需求,請聯系大賽組委會。
三、參賽組別和對象
根據參賽項目所處的創業階段、已獲投資情況和項目特點等,分為本科生創意組、研究生創意組、初創組、成長組、師生共創組。具體參賽條件如下:
(一)本科生創意組
參賽項目具有較好的創意和較為成型的產品原型或服務模式,在大賽通知下發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類登記注冊,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申報人須為團隊負責人,團隊負責人及成員須均為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或專科生。
2.學校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不能參加本組比賽(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參賽申報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二)研究生創意組
參賽項目具有較好的創意和較為成型的產品原型或服務模式,在大賽通知下發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類登記注冊,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申報人須為團隊負責人,團隊負責人和團隊成員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本專科生。
2.學校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不能參加本組比賽(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參賽申報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三)初創組
參賽項目工商等各類登記注冊未滿3年(2018年3月1日后注冊),且獲機構或個人股權投資不超過1輪次,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申報人須為初創企業法定代表人,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專科生、研究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學生(即2016年之后的畢業生,不含在職教育)。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2.初創組項目的股權結構中,參賽企業法定代表人的股權不得少于10%,參賽成員股權合計不得少于1/3。
3.學校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不含基于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的科研成果轉化項目)可以參加初創組,允許將擁有科研成果的教師的股權與學生所持股權合并計算,合并計算的股權不得少于51%(學生團隊所持股權比例不得低于26%)。
(四)成長組
參賽項目工商等各類登記注冊3年以上(2018年3月1日前注冊);或工商等各類登記注冊未滿3年(2018年3月1日后注冊),且獲機構或個人股權投資2輪次以上(含2輪次),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申報人須為企業法定代表人,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教育),或畢業5年以內的學生(即2016年之后的畢業生,不含在職教育)。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2.成長組項目的股權結構中,參賽企業法定代表人的股權不得少于10%,參賽成員股權合計不得少于1/3。
3.學校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不含基于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的科研成果轉化項目)可以參加成長組,允許將擁有科研成果的教師的股權與學生所持股權合并計算,合并計算的股權不得少于51%(學生團隊所持股權比例不得低于26%)。
(五)師生共創組
基于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的科研成果轉化項目,或者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創業且教師所占權重比例大于學生(如已注冊成立公司,教師持股比例大于學生)的項目,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項目如已注冊成立公司,公司注冊年限不得超過5年(2016年3月1日后注冊),師生均可為公司法定代表人。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股權結構中,師生股權合并計算不低于51%,且學生參賽成員合計股份不低于10%。
2.參賽申報人須為我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教育),或畢業5年以內的學生(即2016年之后的畢業生,不含在職教育)。
3.參賽項目中的教師須為我校在編教師(2021年6月1日前正式入職)。
附件2
第七屆長沙理工大學“互聯網+”大學生
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方案
第七屆長沙理工大學“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繼續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有溫度、更深程度上開展“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青春領航鄉村振興 紅色筑夢創業人生
二、主要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大學生回信重要精神,緊扣“建黨百年”主題,大力弘揚跨越時空的偉大的井岡山精神,將紅色教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貫穿“四史”教育,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厚植學生“愛黨愛國”情懷;聚焦革命老區,開展公益創業,引導師生服務鄉村振興,在全校范圍內打造一堂主題鮮明的思政大課、實踐大課。
三、主要活動與時間安排
(一)制定方案(2021年4月)
各學院要聚焦鄉村振興,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結合革命老區等地方實際需求,制定本學院2021年“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方案,要明確活動時間、地點、規模、形式、支持條件等內容,并于4月30日前報送至大賽組委會。(電子郵箱:cyxycl1@163.com)。
(二)活動報名(2021年4—8月)
各學院要積極挖掘本地優質創新創業項目參與活動,組織團隊登錄“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網址:cy.ncss.cn)或微信公眾號(名稱為“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或“中國互聯網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進行報名,報名系統開放時間為4月15日至8月15日。
(三)啟動儀式(2021年5-6月)
大賽組委會將于5月中下旬在校內舉行2021年“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啟動儀式,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四)組織實施(2021年6—9月)
各學院在跟蹤調研往屆“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項目進展的基礎上,負責組織本次“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做好需求對接、培訓宣傳及創造項目落地環境等工作。重點圍繞科技、農業、環保等方面需求,結合我校大學生項目團隊的優勢,助力鄉村振興,支持大學生開展創業就業。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創新創業專項經費、師生共創、校地協同等多種形式,努力實現項目長期對接,推出一批幫扶品牌項目,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四、“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安排
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的項目,符合大賽參賽要求的,可自主選擇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或其他賽道比賽(只能選擇參加一個賽道)。本賽道單列獎項、單獨設置評審指標。
(一)參賽項目要求
1.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的項目應符合大賽參賽項目要求,同時在推進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城鄉社區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有創新性、實效性和可持續性。
2.以團隊為單位報名參賽。允許跨校組建團隊,每個團隊的參賽成員不少于3人,原則上不多于15人(含團隊負責人),須為項目的實際核心成員。參賽團隊負責人須為我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專科生、研究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學生(即2016年之后的畢業生,不含在職教育)。參賽團隊所報參賽創業項目,須為本團隊策劃或經營的項目,不得借用他人項目參賽。
3.參賽申報人須為項目實際負責人,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教育),或畢業5年以內的學生(即2016年之后的畢業生,不含在職教育)。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二)參賽組別和對象
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的項目,須為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的項目,否則一經發現,立即取消參賽資格。根據項目性質和特點,分為公益組、創意組、創業組。
1.公益組
(1)參賽項目以社會價值為導向,在公益服務領域具有較好的創意、產品或服務模式的創業計劃和實踐。
(2)參賽申報主體為獨立的公益項目或社會組織,注冊或未注冊成立公益機構(或社會組織)的項目均可參賽。
(3)師生共創的公益項目,若符合“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要求,可以參加本組比賽。
2.創意組
(1)參賽項目以商業手段解決農業農村和城鄉社區發展的痛點問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融合。
(2)參賽項目在大賽通知下發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類登記注冊。
(3)師生共創的商業項目不允許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可參加高教主賽道。
3.創業組
(1)參賽項目以商業手段解決農業農村和城鄉社區發展的痛點問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融合。
(2)參賽項目在大賽通知下發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類登記注冊。項目的股權結構中,企業法定代表人的股權不得少于10%,參賽成員股權合計不得少于1/3。如已注冊成立機構或公司,學生須為法定代表人。
(3)師生共創的商業項目不允許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可參加高教主賽道。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各學院要高度重視,精心策劃組織學生團隊參與活動,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2.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各學院認真做好本次活動的宣傳工作,通過提前謀劃、集中啟動、媒體傳播,線上線下共同發力,全面展示各地各我校青年大學生參與活動的生動實踐和良好精神風貌。
3.敢于嘗試、積極創新。利用網絡直播、短視頻等新型傳播與銷售途徑,引導、助力紅旅項目團隊把握機會,積極創新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