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代碼:0808 學科級別: 一級
一 學科簡介及研究方向
長沙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專業創建于1956年,是學校優勢特色專業,2008年獲“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國家一類特色專業,2013年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半娏ο到y及其自動化”、“高電壓與絕緣技術”二級學科于2003年獲碩士學位點;電氣工程學科于2010年獲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017年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是湖南省“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點學科。
電氣工程學科科研隊伍實力雄厚,其中有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人選2人、湖南省“芙蓉學者”特聘教授2人,湖南省“百人計劃”特聘教授4人、湖南省“青年百人計劃”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等,“智能電網協同創新育人”教師團隊獲評全國黃大年式育人教師團隊。聘請薄志謙教授擔任名譽院長、“輸變電設備防冰減災技術” 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陸佳政博士為院長,聘請澳大利亞David Hill等海外專家為特聘教授。
電氣工程學科具備一系列國家級和省級教學科研平臺,其中包括:“電網輸變電設備防災減災” 國家重點實驗室、“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技術” 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數據驅動的能源互聯網”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基于分布式光儲的能源互聯網運行與規劃”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電網安全監控技術”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電網運行與控制”和“可再生能源電力技術”兩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電動交通與智能配網” 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清潔能源與智能電網協同創新中心” 湖南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互聯網化儲能” 湖南省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基地、“智能電網運行與控制” 湖南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等學科科研平臺,有“電力生產與控制”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能源系統與動力工程實踐教學中心”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電力新技術”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湖南省電子信息類專業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 “電工電子技術實驗中心”湖南省基礎課示范實驗室等10余個省部級以上教學平臺等,將為研究生培養提供支持條件和技術保障。
主要研究方向:
序號 |
研究方向 |
1 |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 |
2 |
電力系統運行與規劃 |
3 |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
4 |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
5 |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
6 |
電網安全與防災減災 |
7 |
電力機器人與特種作業 |
二 培養目標
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端正,實事求是,科研作風嚴謹,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為科學獻身的精神,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身心健康。
2.在電氣工程學科領域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關注學科前沿動態,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的成果,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
三 培養方式
1.博士生培養實行導師負責制,必要時可設置副導師,或組成指導小組??鐚W科或交叉學科培養博士生時,應從相關學科中聘請副導師協助指導。
2.博士生的培養以科學研究工作為主,重點是培養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和進行創造性研究工作的能力;并根據研究需要繼續深入學習一些課程,在拓寬基礎、加深專業、掌握學科發展前沿的基礎上學會進行創造性研究工作的方法和培養嚴謹的科學作風。
3.博士生的培養可在校內進行,也可在國內、國際上進行校際間的聯合培養。
四 學制與學分
1.學制為3年,碩博連讀生基本學制為 5 年(其中博士研究階段不少于3 年)。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8年。
2.第一學期內完成所有課程學習。學位論文研究、撰寫及答辯的時間要求不少于2年。
3.最低學分要求
總學分 |
課程總學分(8學分) |
必修培養環節學分(4學分) |
學位論文學分(68學分) |
學位基礎課 |
選修課程 |
前沿性學術活動 |
開題報告 |
學位論文 |
公共基礎課 |
學科基礎課 |
80 |
2 |
2 |
4 |
2 |
2 |
68 |
五 課程設置
課程 類別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開課 時間 |
備注 |
學 位 基礎 課 |
公共基礎課 |
G1221001 |
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 |
2 |
Ⅰ |
必修 |
G1321001 |
英語(博士) |
2 |
Ⅰ |
選修 |
學科基礎課 |
X0521001 |
非線性電力系統分析與控制 |
2 |
Ⅰ |
至少選 1門 |
X0521002 |
交直流輸電系統與電能變換 |
2 |
Ⅰ |
選修課程 |
X0522001 |
電氣工程學科前沿系列專題 |
2 |
Ⅰ |
至少選 2門 |
X0522002 |
源網荷儲專題研究與探索 |
2 |
Ⅰ |
X0522003 |
新型電機及其智能控制系統 |
2 |
Ⅰ |
X0522004 |
電氣絕緣監測與診斷 |
2 |
Ⅰ |
必修 環節 |
前沿性學術專題活動 |
|
2 |
|
|
開題報告 |
|
2 |
|
|
注:跨學科報考的博士生根據研究方向補修本學科碩士骨干課程2門,補修課程不列入培養計劃,不計學分,由導師和學院負責檢查和審核。
六 必修環節及要求
1.前沿性學術專題活動,計2學分
博士生在論文工作期間在本學科范圍內做學術報兩次以上;至少一次全國性或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自己撰寫的論文;聽取五次以上的學術報告。每次參加學術活動需撰寫1000字左右的總結報告,并注明參加學術活動的時間、地點、報告人、學術報告題目,簡述內容并闡明自己對相關問題的學術觀點或看法。由導師負責考核,考核通過后,交考核材料,計2學分。
學術活動應當在博士學位論文答辯之前完成。
2.綜合考核
博士生綜合考核,安排在博士學位論文開始前或初始階段,主要考查博士生在本學科上是否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 ,是否能綜合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是否具備進行創新性研究工作的能力,以及必要的相關學科知識。博士研究生綜合考核一般在入學一年后進行,考核內容包含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兩部分,覆蓋本學科三至四門基礎理論與專業課程,并有一定比例的跨學科內容。
綜合考核由學院學術委員會授權的考核委員會負責進行,考核委員會由包括指導教師在內的三至五位教授組成,寫出評語并給予成績。
博士生綜合考核及格者,方可繼續博士學位論文工作,不及格者可重考一次。再次不及格者應勸其退學。
3.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計2學分
為保證學位論文的創新性和可行性,博士研究生必須調研、查閱中外文獻,了解本學科或本研究方向國內外研究進展,確定研究內容,完成學位論文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應包括選題的背景意義、國內外研究動態及發展趨勢、主要究內容、擬采取的技術路線及研究方法、預期成果、論文工作時間安排、相關 參考文獻等。
博士論文開題前要求進行科技查新,掌握研究領域最新科技成果和最新專利,總結分析并提交《科技查新報告》。
開題報告由院(系)組織公開評審,評審合格后方可開展博士學位論文工作。凡通過開題報告者,應填寫《博士研究生畢業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審批表》,以歸檔備查,并記 2 學分。開題報告的評審時間距離申請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時間不少于兩年。
4.學位論文中期檢查
在博士生學位論文工作中期階段,院(系)組織考核小組,公開進行學位論文中期檢查。中期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現、綜合能力、課程學習完成情況、論文工作進展情況以及工作態度和精力投入等進行全面考查。
學位論文中期檢查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工作;中期檢查不通過者不能申請博士學位論文答辯。
七 學位論文
電氣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必須滿足《長沙理工大學關于攻讀博、碩士學位研究生論文工作的若干規定》,學位論文必須滿足《長沙理工大學學術型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資格要求》。在讀期間需發表或錄用3篇核心學術期刊論文,且其中至少1篇被SCI收錄、1篇為中文一級學報期刊論文,方可申請博士學位論文答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