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學術交流中心是一所現代化設施和配套服務一應俱全的綜合會務型酒店,按準四星級酒店的標準建成。今年暑假,酒店從員工培訓、會場改造、創新管理等方面入手,努力提升服務水平,以全新面貌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新會場展新顏
因學校智慧校園建設農行合作項目的開展,農業銀行營業網點需搬遷到交流中心一樓西側,造成酒店營業場所減少,尤其造成120人左右會場的空缺,而酒店原來設計的KTV包房因各種原因一直閑置,造成浪費。在這種情況下,酒店決定,利用暑假期間銀行進場裝修時,對原有兩個KTV包廂進行裝修改造,根據目前市場形勢及客戶需求打造一個新會場。
在后勤集團領導的鼎力支持下,新會場于8月10開始施工,至9月2日完成,歷時僅僅23天。期間酒店負責人帶領員工全程跟蹤裝修進度,適時提出相關要求,維修中心施工人員認真負責,整個裝修改造達到了預期效果。對于會議設施設備的采購,酒店專門成立了5人采購小組,報請公司同意后采用內部議標形式從3-5家中選用了一家性價比最高的供貨商負責LED顯示屏和音響設備的供貨。相比而言,做到了以極低的價格購買了較好的產品。
9月8日,新會議室正式啟用,云祥廳迎來它的第一場接待:建造師培訓班二期在這里正式開班。氣派的LED顯示屏、簇新的桌椅、明亮的燈光、精美的色彩、精致的布置給了學員全新的感受,引來了很多新老客戶的關注和喜愛。

“5+1酒店盈利模式”初見成效
2018年上半年,酒店經理曹紅英給全體員工主講“5+1酒店盈利模式”,詳細闡述了5+1的戰略模式即產品戰略、人才戰略、營銷戰略、服務創新、贏利系統、企業文化,剖析了目前酒店經營面臨的挑戰及困惑,并強調所有員工要增強危機、溝通、時間、利潤、平凡等五大意識,員工深受啟發。
整體培訓后,酒店各部門利用暑假,進行再培訓,并學以致用。尤其是注重堅持以成本控制為主題,將開源節流深入地貫徹到酒店具體工作中。酒店的營銷團隊發揚了迎難而上、勇于拼搏的精神,努力開拓市場,用心做好每一次接待,服務好每一個顧客,爭取酒店收入最大化,酒店其他部門成員堅守自己崗位,用心服務,在努力提升服務品質同時致力于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如維保部員工從零開始學習,在節能降耗上做好很多發明創舉,還學習制作各類維修工具、自己動手制作商品柜、自己動手粉刷墻壁、自己粘貼磁磚、自己動手修理桌椅......,房務部員工自己動手布置客房,提供個性化服務、仔細清理做好物品回收再利用、手工清洗物品以節約洗滌費用.....,餐飲部員工自行晾曬干菜、做壇子菜、定時定量用水用電、自行縫補桌布.....,通過這些舉措,酒店一年可節省運營經費幾十萬元,且客人反應很好。
“儉開福源,奢起貧兆”,交流中心必將酒店贏利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矢志不忘節能降耗,開源節流,努力共創交流中心美好的未來!

(“5+1酒店盈利模式”培訓)
“五常管理”常態化
交流中心啟動五常現場卓越管理模式,即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范、常自律五個方面來規范日常管理的兩年多來,在各部門負責人的精心組織下,在酒店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酒店五常管理的各項工作已進入常態化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為了迎接開學初酒店對各部門的五常管理及開學準備的檢查和評比,各部門利用8月份酒店停休以便農業銀行進場裝修的時間和機會,實施具體舉措,進一步規范了五常管理要求。比如,酒店對所有會場的桌椅全部進行了修繕,對已經壞的皮椅全部進行了更換,對酒店包括175間客房里所有破損、發霉、起角的墻面、天花進行了重新粉刷,對所有的大理石地面進行了保養和維護,將所有的窗簾全部進行清洗,將客房里的所有的被子進行晾曬,對中央空調機房的排污泵、鍋爐房潛水泵、噴泉潛水泵進行了更換改造,在樓頂新搭建了熱泵工棚,并對樓頂的遮陽網全部進行了重新安裝,將科技報告廳里更換了90%的燈,對座位牌進行了重新制作和更換,對會場的地角線進行了全部的更換,對會場外室的黃泥地進行了治理。
8月30日,7人檢查小組對酒店12個區域進行檢查和評比,共評出7個優秀區域并對此進行了表彰,并得出一致結論,酒店實實在在地從五常管理中受益匪淺,必須一直堅持下去。

(服務培訓)
(文/曹紅英 圖/李燦 審/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