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輕化工程專業概況
輕化工程專業以天然可再生、可降解、綠色環保的植物纖維為主要原料,融合交叉化學、物理、材料、生物、環境等領域新興技術,研究天然植物纖維原料的分離和加工原理與技術,進行生物質資源的高值化利用,生產和制造生物質纖維功能材料、特種紙基材料、納米纖維素、精細化學品以及生物質能源等產品,充分體現了綠色、環保、低碳、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我校輕化工程專業擁有60多年的辦學歷史,入選長沙理工大學特色專業建設項目,為湖南省特色專業;建有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學位點,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紙基纖維功能材料方向),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紙基包裝材料方向);培養出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誠通技術創新之星、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和技術骨干等大批行業精英和高素質人才。
2.師資力量和教學科研平臺
輕化工程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團隊結構合理;教師隊伍中擁有湖南省企業科技創新領軍型團隊帶頭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中國誠通技術創新之星、湖南環保治理行業領軍人物、洞庭湖環保治理專家、江海英才、海安英才、長沙理工大學師德標兵、長沙理工大學教學奉獻獎等。輕化工程專業教學和科研平臺完善,2014年獲輕工技術與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018年獲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019年獲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紙基纖維功能材料方向),2021年獲批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紙基包裝材料方向);擁有中央與地方共建輕化工程實驗室、湖南省特種紙及紙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省優秀實習基地、湖南省古籍保護利用工作站等教學和科研平臺,教學、科研設備先進、齊全;專業教師團隊科研成果突出,轉化創效顯著;近年來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際合作項目、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湖南省教育廳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企業重大技術創新項目等60余項,發表SCI、EI、核心期刊論文150余篇,獲省部級科技獎勵20余項,為推動我國輕工領域的科技進步、轉型升級和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顯著貢獻。
3.培養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高等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規律,秉承“博學、力行、守正、拓新”校訓精神,堅持“德育為先、知識為本、能力為重、全面發展”育人理念,主動適應國家、地方與輕工行業發展需要,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具備輕化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國際視野和良好職業素養,能擅長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能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復雜輕化工程問題,在輕工造紙、林產化工、生物質精煉、印刷包裝、能源電力、生物質功能材料、卷煙煙草、精細化工及環境保護等行業和部門從事生產管理、工程設計及產品研發等工作的“底色亮、實踐強、善創新、敢擔當”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4.主干課程設置
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植物纖維化學、制漿原理與工程、造紙原理與工程、生物質纖維功能材料、生物質精煉與能源、輕化工低碳與節能技術、輕化工生物技術、輕化工環境保護、輕化工工程設計、再生纖維高效利用技術、輕化工學科前沿、創新性實驗、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論文)等。
5.專業特色
(1)立足以天然可再生、可降解、綠色環保的植物纖維為主要原材料,凝練和打造木質纖維功能材料、納米纖維素、再生纖維素、電氣絕緣材料等生物質新材料和新技術,支撐國民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2)持續創新生物質精煉、生物質能源、低碳節能技術、森林碳匯和固碳、可再生資源高效利用等新理論、新技術,助推國家實現碳中和、碳達峰。
(3)專業人才培養創新創業優勢突出,學生實踐教學體系與專業教師團隊產學研結合優勢明顯,構建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人才培養體系,學生能夠快速成長為行業精英或成功創業。
6.學生就業前景
本專業人才培養符合國家對生物質新材料、生物質能源、低碳節能、可再生資源利用等領域的需求,畢業生能在生物質纖維功能材料、生物質精煉與能源、智能制造與智慧包裝、林產化工、卷煙煙草、精細化工及環境保護等科研設計院所、企事業單位、高等學校從事技術開發、工程設計、科學研究、項目管理等專業技術和管理工作。專業人才需求量大,就業形勢好,一次性就業率98%以上。本專業畢業生也可繼續讀研深造,學生考研錄取率達到30%以上。

圖1 長沙理工大學輕化工程專業秦氏獎學金頒獎合影

圖2 長沙理工大學輕化工程專業與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利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合作設立古籍保護利用工作站

圖3 長沙理工大學輕化工程專業與岳陽林紙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



圖4 輕化工程涉及領域相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