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助力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化學與醫藥工程學院工會聯合院教師能力發展中心以“青藍締合,催化賦能”為主題,于4月9日啟動2025年教師能力提升系列活動,旨在通過多元化平臺助力教師職業成長。首場“青藍共進”教學示范活動在工三B219舉行,特邀湖南省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分析化學》省級示范課程負責人李丹副教授擔任主講,學院領導班子、教學督導及40余名青年教師參與學習交流,共同探索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教學創新路徑。

名師示范:解鎖“專業+思政”融合新技巧
李丹副教授以《分析化學》課程中的“可見光分光光度法”為案例,通過“生活現象→科學原理→技術應用→國家戰略”四維框架,生動展示了如何將思政元素自然融入理工科課堂。從膠體金試紙的“紅色使命”到五星紅旗的“色譜密碼”,她以學科知識為載體,引導教師挖掘課程中的家國情懷與科學精神。參與教師紛紛表示,這一模式為破解“課程思政生硬植入”難題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數字賦能:教學工具助力課堂提質增效
活動中,李丹副教授通過三維動畫模擬、虛擬仿真實驗等數字化手段,將抽象的“能級躍遷”“顯色機理”等知識點轉化為直觀場景。青年教師鄭文超老師感慨:“動態演示不僅提升了課堂吸引力,更啟發了我們如何利用技術手段突破教學難點?!爆F場教師還通過小組研討、翻轉課堂設計等環節,親身體驗了多元教學模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激發作用。
多維互動:青藍結對共話育人新范式
活動特別設置“青藍對話”環節,資深教師與青年教師圍繞“課堂創新痛點”“思政元素提煉”等話題展開深度交流。新入職的劉超老師表示:“李丹老師分享的‘科學故事化’設計思路,讓我意識到教學不僅是知識傳遞,更是價值觀的塑造?!?/span>
學院副院長、工會主席喻林萍在總結中強調:“學院工會將持續聚焦教師發展痛點,通過常態化教學沙龍、技能競賽、青藍結對等形式,為教師搭建終身學習與交流的平臺。未來還將推出個性化教學咨詢、優質課程資源庫共享等舉措,全方位賦能教師成長?!眳⑴c教師紛紛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拓寬了教學視野,更感受到工會對教師群體的暖心支持。后續,學院工會將始終以教師發展為圓心,凝聚合力打造“有溫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教師成長生態圈。
(文/劉超,圖/黃家佳,一審/李焰,二審/喻林萍,三審/宋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