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化學學院、外語學院分黨校第二十一期預備黨員培訓班聯合開展第一次線上討論課。本次討論課主題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強化自身理想信念與責任擔當》。各支部代表及第二十一期預備黨員培訓班學員參加。
本次討論課圍繞“人類命運共同體”大主題展開,依托“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病毒無國界,疫情見人心”、“共同繁榮,合作共贏”、“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五則材料,學員們分別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疫情防控中的各國的政治表現、經濟全球化發展、全球網絡空間治理、生態環境保護五個角度展開激烈討論。
環工支部蔣穎婷圍繞經濟發展的三個共同體展開論述,她指出農業文明的共同體以解決生存挑戰為主要目標,具體表現為生活共同體;工業文明的共同體以追求財富為目的,表現為利益共同體;生態文明共同體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成果,是人類真正的命運共同體。她認為人類要從歷史發展的古老文明智慧中尋找新的價值觀,要意識到經濟發展放在歷史長河中是非常渺小的歷史成就,不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發展經濟建設。她倡導大家,作為環工專業學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要堅守原則,做到不受利益的驅使而有違生態文明要求。
外國語學院王婷婷表示,命運共同體中強調各個國家的相互關聯性,涉及站位的問題和思想觀念的問題。她還針對國外“不要隔離要自由”言論現象,提出“沒有絕對的自由,在生命安全和公共衛生下,相對的自由更重要”的觀點。她認為作為外語專業學生要立足于專業基礎,做中華文化的傳播者,國際形象的維護者。
通過本次討論課,學員們進一步深刻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現實意義與時代價值,學員們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大學生黨員肩負的時代擔當與使命。
(圖/文劉文成、艾雨晴 審/陶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