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信息網訊 2014年11月8日,成都都江堰,第十二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盛大開幕。本屆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化學傳感器專業委員會主辦,四川大學、西南大學承辦,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蘇江分電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協辦。中國科學院俞汝勤院士、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理事長關亞風教授、化學傳感器執行主編沈國勵教授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會議組織委員會主席、四川大學化學學院院長余孝其教授主持,四川大學校長助理郭勇教授致歡迎辭,化學傳感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海龍教授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長寬先生分別講話。此次會議盛況空前,相比上一屆規模擴大3成,學術報告及參會人員都超過預期。

第十二屆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開幕

四川大學化學學院院長 余孝其 主持開幕式

四川大學校長助理 郭勇 致歡迎辭
郭勇代表承辦方,向與會專家和代表致以最熱烈的歡迎!對本次會議的順利召開予以支持的專家、教授和積極參與服務的同學們表示衷心的感謝!28年前的11月,首屆化學傳感器暨第三屆離子選擇性電極學術交流會在成都召開;今天,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再次在成都召開,感謝大家對四川大學的信任!希望會議給同學們的學習生涯留下深刻的印象,促進同學們在崇尚學術、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堅持奮斗!期待專家們報告精彩、與會代表深入探討,讓參會各方更好地了解、合作,促進我國化學傳感器科技領域的發展。

化學傳感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吳海龍 講話
吳海龍就近年化學傳感器專業學術委員會的工作情況作詳細介紹?;仡櫫?“化學傳感器專業委員會” 成立30周年來的發展歷程,反映了我國化學傳感器領域后繼有人和欣欣向榮的新面貌。特別介紹了近些年專業委員會所取得的突出成績,2014年被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授予“先進單位”稱號;2012年,《化學傳感器》刊物被得到新聞出版總署認可的“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報告(2012)”列為“2012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劉長寬 致辭
劉長寬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學術大會共收到390多篇論文,創下歷史之最!這代表了中國化學傳感器行業的欣欣向榮的景象。
本次會議將安排13個大會報告;共設3個分會場,安排42個分會邀請報告、60個口頭報告,還有逾260篇論文以墻報形式進行交流,并將開展青年優秀論文和優秀報展評獎活動。

分析儀器分會理事長 關亞風 主持學術報告大會

湖南大學院士俞汝勤
報告題目:《化學傳感器早期學術活動回眸及對分析化學學科發展思考》
俞汝勤從早期組織離子選擇性電極讀書會的那一刻開始,到今天第十二屆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的舉辦,讓與會代表沉浸在中國化學傳感器的學術交流史話中,中間雖有很多的困難但更有不懈的追求;抒寫了化學傳感器領域學術交流的精彩篇章,留下了中外學術交流史上的一段段佳話。俞汝勤院士精彩的報告,和與會代表一起分享與殷晉堯先生訪問歐洲的往事,告誡青年學子要學好中文。也帶著與會代表一起走進劍橋牛頓故地,去深刻理解分析化學發展未來,要重視分析化學基礎理論建設。
上午,大會還安排了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牛利作《移動設備上的傳感分析》報告,以犀利的言語點評國內外不同類型傳感器在移動APP、移動檢測產品(大部分指手機或PAD)中的應用情況,如,比較靠譜的皮膚含水量測量,也有奇葩的鬼魂電磁場探測器̷̷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逯樂慧作《納米探針的設計及應用》報告,介紹了新型納米造影劑探針和黑色素為載體的成像探針;香港理工大學教授黃國賢作《Biosensing with Novel Fluorescent Agents-Construction of Biosensors for Antibiotics》報告;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樊春海作《納米探針的設計及應用》報告;西南大學材料能源學部教授李長明作《納米生物傳感》報告。

分會場
下午,大會將組織3個分會場,共安排22個特邀報告和27個口頭報告。如,《生物分子界面行為與生物傳感》(南京大學夏興華)、《生物樣miRNAs定量檢測》(華東理工大學 葉邦策)、《光電化學生物傳感》(南京大學 朱俊杰)、《激光誘導熒光新型生物傳感器》(四川大學段憶翔)、《雙電位電致化學發光生物分析》(南京大學 徐靜娟)、《高階化學傳感與多維校正》(湖南大學 吳海龍)、《納米材料制備及生物傳感應用》(武漢大學 何治柯)等。
9日的學術報告同樣讓人充滿期待!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關亞風研究員、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譚蔚泓教授、南京大學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鞠幌先教授、武漢大學龐代文教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蔣興宇教授、中南大學周飛艨教授等將繼續進行大會邀請報告。還有3個分會場的20個特邀報告和33個口頭報告。

與會代表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