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9月9日訊(通訊員 李瀟玲)梁向東一直在辦公室忙碌。不論何時,同事們似乎總能在辦公室看到他的身影,他忙教學、忙科研、忙行政工作……問他為什么總是在忙,梁向東笑著說:“因為這是我愿意付出一輩子的事業,尚德為善,為師以行。”

“與時俱進是教師一輩子的課題”
近年來,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發展的引領下,個人跨境網購、海淘等新業態不斷涌現,由“互聯網+”催生的跨境電子商務模式迅猛發展,這對高校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與要求。身為經濟貿易系系主任,梁向東深刻感受到社會經濟的巨變對學科和專業發展的巨大影響,必須積極探索迎合時代要求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要在教學研究與改革上與時俱進。
“作為新興貿易模式的跨境電商,兼具國際貿易和電子商務的特點,需要實操性強的應用型交叉學科知識,單一的專業培養已經無法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比如,跨境電商需要大數據分析工具、要有基本的網頁設計能力、圖片處理能力,這些知識在以往國貿課程中是沒有的,現在必須增設。”因此,梁向東在學院支持下,組織國貿、金融、管工、企業管理、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的青年博士教師,就新型外貿人才培養教學改革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在知識結構、培養目標及課程設置體系做出了顯著成效。
當時,參與教改的老師們因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多方面工作任務,加之人手緊張,每個人都面臨了很大的工作壓力,有的老師產生了畏難情緒,梁向東了解情況后,耐心地開展思想工作,并主動分擔相關工作,不管怎么樣,“人才培養的改革工作不能停。”
如今,經貿系已在現有專業中分設了跨境電商方向,從課程結構、創新創業、協會等方面提升了人才培養體系,如開設了跨境電商導論、跨境電商實務等方向課程,成立了湖南省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基地,指導學生成立數字貿易協會,并試行以課程為指導、創業為引導、社團為傳導的新專業方向發展模式,帶動學生把握業界發展新動態和新趨勢,有力提高了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15年來,他還主持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作為主要參與者完成了兩門校級金課的建設;主持完成了省級教研教改項目兩項,在CSSCI期刊上發表教學改革論文1篇,其余教學論文3篇;主持研究生教學改革項目1項。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教師這個職業要求我必須與時俱進。”梁向東表示,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一方面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需要在不斷變化,另一方面學生的特質也在發生著改變,這促使他不斷學習、適應,不斷思考教學模式改革,“通過科研增強理論敏銳度,通過社會服務來增加自己和社會緊密度,這對我來說更是自我提升的一種方式。”
正因如此,梁向東堅持進行科學研究,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在現代服務業、區域發展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他主持完成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主持湖南省級社會成果評審委員會重點項目1項,完成其他省級項目4項,參與完成國家社科重大項目2項、參與完成國家社科重點項目2項,作為主持人或主筆人完成企事業委托項目10項。他還在《馬克思主義研究》《宏觀經濟研究》《光明日報(理論版)》《中國軟科學》《經濟評論》等雜志發表論文30多篇,出版著作(獨立作者)2部;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湖南省級哲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
“一定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梁向東不僅要求自己要求不斷學習鉆研、保持與時俱進,他也希望學生能解放思想、刻苦鉆研。“如果我們教了學生很多書上的理論知識,但他們不能運用到實際生產、生活中去,那對老師來說是失敗的。作為老師,一定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梁向東在為疫情憂心的同時,敏銳地觀察到在國際貿易大環境萎縮、世界經濟低迷的情況下,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相對較好。于是,他在和研究生們交流的時候,拋出一連串問題: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什么?這種影響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有什么啟發……
在梁向東的引導下,研究生井中鳴發現,在疫情的影響下,不同于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表現出了一些新特征,并以“新冠疫情沖擊如何影響中國服務貿易結構”為主題撰寫了小論文。“梁老師的引導對于剛剛走上科研之路的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幫助,他善于因材施教,是一位孜孜不倦、授人以漁的好導師。”
不僅如此,梁向東還向系里提出了“本科生導師”的想法并形成制度進行推廣,把本科生吸納到老師的科研團隊中,參加科研活動。“設立‘本科生導師制’可以幫助學生更早參與到知識的創造中來,形成知識的溢出效應,也能讓學生找到方向,更有團隊歸屬感。”
國貿1801班曹意玲就是這一制度的受益者之一。她在大一時通過申請、面試后,成為梁向東學生團隊的一員。每周一,她都到辦公室參加例行讀書會,和研究生們一起,就近段時間看的書進行心得交流。2020年,她在梁向東的指導下,參與了湖南省大學生電子商務大賽中的跨境電商專項賽并獲得了三等獎。“我很慶幸自己能在大三就加入到梁老師的團隊中,在和大家的交流中,我知道了論文應該怎么寫、項目應該怎么做,不再是‘兩眼一摸黑’了。”
在梁向東的指導下,學生在科研興趣、科學問題發現與分析等方面有很大提升,學生發表論文、畢業論文選題撰寫具有很強的問題針對性,發表的論文期刊層次明顯提高。其中,有2人已參與發表重要期刊2篇,1人參與撰寫省級參政要報1篇。12人次參與完成縱向項目3項,8人次參與完成橫向項目3項。
“教師這個職業值得我奉獻”
除了進行教學和科研工作,梁向東還積極參與學校學院及所在專業的各項建設活動,因為,他始終記得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要為團隊、為大家服務。
多年來,梁向東參與應用經濟學學科建設,曾作為學科秘書參與教育部第三、四、五輪學科評估,完成了應用經濟學省級優秀學科的申報、建設及評估。應用經濟學能獲批為省國家一流培育學科,與他的付出是分不開的。
與此同時,梁向東不僅承擔了系部的日常事務工作,參與了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4個省級基地、1個省級創新創業基地的申報建設工作,還作為學院督導參與到教學質量監控工作中。
這些工作有的擔子重、壓力大,有的較瑣碎、耗時長,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系里的陳霞老師笑言:“梁老師把辦公室當成了家里的客廳”,因為他經常晚上8、9點還要返回辦公室加班。
系部的日常事務工作,再加上梁向東自己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忙起來時,他也有點分身乏術。盡管如此,但是他從來沒有過推諉,而是兢兢業業地完成了每一項任務。“團隊的發展需要有人付出,如果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想搭便車,這個團隊可能會垮掉,團隊發展得好了,個人發展也會好起來。”
回首自己走過的路,梁向東覺得“值得”,“教師這個職業值得我奉獻。這也是一個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的職業,只要你全心投入,付出了總有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