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通學院開展2023級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之學術誠信與行為規范講座
發布時間: 2023-10-26 15:11:42 瀏覽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教育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在校研究生是我國學術研究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確保研究生在其學術和職業生涯中遵循道德和行為準則,提高研究質量,保護聲譽,推動學術發展,并為職業成功奠定基礎,2023年10月24日下午,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在金盆嶺校區電苑樓1A-02-01召開了“研究生學術誠信與行為規范”講座,出席會議的有計通學院網絡工程系黨支部書記廖年冬博士,2023級全體研究生。
會議拉開帷幕,廖博士先向23級研究生表示熱烈的歡迎,然后通過講解當前被新聞媒體曝光較為熱門的國內外部分高校學術造假、剽竊的真實案例,生動形象地指出目前學術不端現象的嚴重性,闡釋了遵守科研誠信的重要性,接著又從學術誠信與剽竊、學術寫作常見問題、如何避免剽竊三個方面詳細展開闡述。首先,廖博士就學術誠信與剽竊問題展開了詳細地闡述,他指出,學術誠信是一切學術研究的基礎,學術誠信指在學術研究中始終自覺恪守學術誠信規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成績,真誠地探求真理的一系列態度與行為的總和;剽竊是指是用別人的原創成果,包括代碼、公式、想法、語言、方案、手跡或其它形式,而沒有給予作者或資料來源以合理、合適的榮譽,或沒有承認該作者或資料,并鄭重強調這些行為都是不可取的。接著廖博士從引用、網絡資源、參考文獻格式等各個方面,并結合實際學習中可能存在的情況,生動形象介紹了日常學習和寫作中需要認真和正確對待學術誠信和學術規范問題;提醒大家重視學術研究中的規范與方法。他要求大家開展課題研究和發表學術成果應求真務實,端正治學態度、恪守學術規范、堅守學術誠信,將學術誠信和學術規范牢記于心。
最后,廖博士結合我們的專業從學會釋義改寫,善于做筆記,善于拷代碼等方面向我們闡述了如何避免剽竊行為,總結來說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體會。最后廖博士希望所有同學能夠保持學術行為的規范,積極參與學術活動,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和素養,維護學術聲譽,預防學術不端行為,并促進社會責任感。
廖博士的授課使同學們收獲頗豐,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學術規范和學術誠信在科研過程中的不可或缺性,對研究生在其學術和職業生涯中遵循道德和行為準則,提高研究質量,保護聲譽,推動學術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文 圖 / 楊靖 審 / 羅陽鑫 易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