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交通學院“交通青年紅色行”2022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走進瀏陽市蕉溪村進行調研。
在蕉溪村村委書記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走訪了對越反擊戰老兵、蕉溪村下云組黨小組組長戴高華同志。成員們圍在老人周圍,聽他講述以前修建國道時的故事。319國道修建過程中,戴高華老人作為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帶領村民主動集資,為公路的修建提供充足的資金,同時還出工出力,親自來回搬運土塊,幫助工程順利實施,成員們無不被深深感動。采訪過后,實踐團成員們沿著先輩們的足跡,坐公交車經過319國道。重走紅色國道,重溫崢嶸歲月,成員們對腳下的路有了更深理解,在他們眼中,這是一條康莊大道——黨員干部鉚足了勁,引導蕉溪村的群眾沿著古道,發展鄉村經濟,創造美好生活。
“參加這次活動,追溯紅色道路,體悟紅色精神,對我們大學生來說是一次精神洗禮,能夠為日后更好地建設中國積蓄力量。”道卓2001班劉丁勝說道。
(文/彭笠 徐伊歆 何彥辰 圖/王扶搖 審/涂道勇)
7月8日,交通學院“交通青年紅色行”2022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走進瀏陽市蕉溪村進行調研。
在蕉溪村村委書記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走訪了對越反擊戰老兵、蕉溪村下云組黨小組組長戴高華同志。成員們圍在老人周圍,聽他講述以前修建國道時的故事。319國道修建過程中,戴高華老人作為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帶領村民主動集資,為公路的修建提供充足的資金,同時還出工出力,親自來回搬運土塊,幫助工程順利實施,成員們無不被深深感動。采訪過后,實踐團成員們沿著先輩們的足跡,坐公交車經過319國道。重走紅色國道,重溫崢嶸歲月,成員們對腳下的路有了更深理解,在他們眼中,這是一條康莊大道——黨員干部鉚足了勁,引導蕉溪村的群眾沿著古道,發展鄉村經濟,創造美好生活。
“參加這次活動,追溯紅色道路,體悟紅色精神,對我們大學生來說是一次精神洗禮,能夠為日后更好地建設中國積蓄力量。”道卓2001班劉丁勝說道。
(文/彭笠 徐伊歆 何彥辰 圖/王扶搖 審/涂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