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長沙理工大學“芙蓉學子”青苗工程師實踐團深入張家界市桑植縣龍潭坪鎮三合界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旨在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引導青少年樹立科學精神,胸懷工程報國夢想,立志投身強國建設。活動共有20余名當地小朋友的積極參與。
“大家了解過我國公路發展歷程嗎?”在實踐團成員劉玉的提問下,啟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公路歷史”科普課堂。實踐團發揮專業特長,將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公路作為課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了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公路科普小課堂。劉玉首先向孩子們科普了公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公路建設的難點以及公路建設的基本過程等,讓孩子們對公路有了直觀的認識。
緊接著,實踐團成員沈雅麗以港珠澳大橋為藍本,展開了“工程建設”課堂教學。她通過視頻展示,結合互動問答和小型模擬,詳細講解了港珠澳大橋的規劃、建設過程及其背后的技術、環保措施等。沈雅麗的生動講解不僅讓孩子們對大橋的結構和建設技術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更讓他們感受到了“大國工程”的宏偉與魅力。
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離不開一個又一個優秀的工程建設工作者。課堂最后,實踐團成員劉俊杰向孩子們介紹了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林鳴的事跡。通過觀看紀錄片,孩子們了解到了林鳴及其團隊在大橋建設過程中的辛勤付出。特別是當聽到“林鳴為確保管道順利安裝,連續96小時未眠”的故事時,孩子們眨巴著大眼睛,眼中滿是希望。一位名為王莉的小朋友表達了她的愿望:“我想成為一名工程建設者,為中國建造更多的世界級工程。”這不僅展現了孩子們對未來的憧憬,也體現了本次活動的深遠影響。
大國工程扎根于鄉村學子,向上開花,向下扎根。本次實踐活動激發了小朋友們對于工程建設的興趣,讓工程報國的種子在他們的心田悄然生根。未來,青苗工程師將繼續持續為不同學齡段中小學生提供交通科學知識科普課程、公路科技體驗、智慧交通觀摩等系列科普服務,引導青少年樹立科學精神,胸懷工程報國夢想,立志投身強國建設。
(文/危奧 圖/陳江楠 一審/劉禹 二審/彭笠 三審/任志祥)
7月18日,長沙理工大學“芙蓉學子”青苗工程師實踐團深入張家界市桑植縣龍潭坪鎮三合界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旨在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引導青少年樹立科學精神,胸懷工程報國夢想,立志投身強國建設。活動共有20余名當地小朋友的積極參與。
“大家了解過我國公路發展歷程嗎?”在實踐團成員劉玉的提問下,啟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公路歷史”科普課堂。實踐團發揮專業特長,將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公路作為課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了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公路科普小課堂。劉玉首先向孩子們科普了公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公路建設的難點以及公路建設的基本過程等,讓孩子們對公路有了直觀的認識。
緊接著,實踐團成員沈雅麗以港珠澳大橋為藍本,展開了“工程建設”課堂教學。她通過視頻展示,結合互動問答和小型模擬,詳細講解了港珠澳大橋的規劃、建設過程及其背后的技術、環保措施等。沈雅麗的生動講解不僅讓孩子們對大橋的結構和建設技術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更讓他們感受到了“大國工程”的宏偉與魅力。
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離不開一個又一個優秀的工程建設工作者。課堂最后,實踐團成員劉俊杰向孩子們介紹了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林鳴的事跡。通過觀看紀錄片,孩子們了解到了林鳴及其團隊在大橋建設過程中的辛勤付出。特別是當聽到“林鳴為確保管道順利安裝,連續96小時未眠”的故事時,孩子們眨巴著大眼睛,眼中滿是希望。一位名為王莉的小朋友表達了她的愿望:“我想成為一名工程建設者,為中國建造更多的世界級工程。”這不僅展現了孩子們對未來的憧憬,也體現了本次活動的深遠影響。
大國工程扎根于鄉村學子,向上開花,向下扎根。本次實踐活動激發了小朋友們對于工程建設的興趣,讓工程報國的種子在他們的心田悄然生根。未來,青苗工程師將繼續持續為不同學齡段中小學生提供交通科學知識科普課程、公路科技體驗、智慧交通觀摩等系列科普服務,引導青少年樹立科學精神,胸懷工程報國夢想,立志投身強國建設。
(文/危奧 圖/陳江楠 一審/劉禹 二審/彭笠 三審/任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