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更多的長理學子深入了解工程管理的形式、流程,4月9日,交通學院于云塘校區(qū)工科二號樓B-413舉行決賽。本次比賽由申憲文、汪婧和彭福琳擔任評委。
本次大賽分為初賽、決賽兩部分。初賽采取筆試的形式,于4月2日開展。16、17、18級各有9名同學晉級決賽,決賽以抽簽決定分組。決賽共兩輪,第一輪為根據(jù)分組編號答題,九支隊伍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各自編號對應的題包;第二輪為九支隊伍根據(jù)上一輪的成績自主選擇一套題包并作答。比賽中,參賽選手們與時間賽跑,絲毫不敢怠慢。進入附加賽環(huán)節(jié),比賽也到達了高潮。激烈的競爭過后,比賽以第四組榮獲一等獎落幕。
據(jù)悉,本次比賽共有來自于交通、土木、水利等9個學院的563位同學參加。此次大賽,使他們對工程管理的形式以及方法等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學習的積極性和目的性更高,更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馬玉文 圖/楊焱 審/田上)
為讓更多的長理學子深入了解工程管理的形式、流程,4月9日,交通學院于云塘校區(qū)工科二號樓B-413舉行決賽。本次比賽由申憲文、汪婧和彭福琳擔任評委。
本次大賽分為初賽、決賽兩部分。初賽采取筆試的形式,于4月2日開展。16、17、18級各有9名同學晉級決賽,決賽以抽簽決定分組。決賽共兩輪,第一輪為根據(jù)分組編號答題,九支隊伍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各自編號對應的題包;第二輪為九支隊伍根據(jù)上一輪的成績自主選擇一套題包并作答。比賽中,參賽選手們與時間賽跑,絲毫不敢怠慢。進入附加賽環(huán)節(jié),比賽也到達了高潮。激烈的競爭過后,比賽以第四組榮獲一等獎落幕。
據(jù)悉,本次比賽共有來自于交通、土木、水利等9個學院的563位同學參加。此次大賽,使他們對工程管理的形式以及方法等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學習的積極性和目的性更高,更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馬玉文 圖/楊焱 審/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