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兩周,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院賽申報書于3月12日完成提交,在此期間共15個小組參加了比賽,在四類比賽方向中均有涉及,包含科技發明制作A類7項、項科技發明制作B類4項、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1項和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3項。
3月12日至3月15日為比賽篩選階段,李平、李利華、何忠明三位評委老師結合我國交通發展現狀、項目實踐意義,對15個參賽項目在合理性、創新點和完成度等方面進行了細致的點評。老師們肯定了15支參賽團隊的努力,同時也對項目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見解。經評委老師嚴格的篩選與評估,共八支隊伍從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校賽。
此次院級挑戰杯比賽的舉行旨在提高學生們的自主創新意識、學科創新能力,同時也為校級、省級比賽篩選優秀作品。
(文/馬玉文 審/田上)
歷時兩周,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院賽申報書于3月12日完成提交,在此期間共15個小組參加了比賽,在四類比賽方向中均有涉及,包含科技發明制作A類7項、項科技發明制作B類4項、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1項和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3項。
3月12日至3月15日為比賽篩選階段,李平、李利華、何忠明三位評委老師結合我國交通發展現狀、項目實踐意義,對15個參賽項目在合理性、創新點和完成度等方面進行了細致的點評。老師們肯定了15支參賽團隊的努力,同時也對項目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見解。經評委老師嚴格的篩選與評估,共八支隊伍從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校賽。
此次院級挑戰杯比賽的舉行旨在提高學生們的自主創新意識、學科創新能力,同時也為校級、省級比賽篩選優秀作品。
(文/馬玉文 審/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