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名單,我校喜獲兩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取得歷史性新突破。由鄭健龍院士主持,王磊、杜榮華、張軍輝、李傳習、胡林、袁劍波、張建仁、劉朝暉等教授共同完成的教學成果《面向公路交通高質量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三化四通”培養模式創新實踐》獲二等獎;陳薦教授參與的《組建專業共同體推進新工科建設——新能源專業聯盟九年探索與實踐》項目同獲二等獎。具體見下表。
表1 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名單
序號 |
成果名稱 |
完成人 |
完成單位 |
獲獎等次 |
1 |
面向公路交通高質量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三化四通”培養模式創新實踐 |
鄭健龍,王磊,杜榮華,張軍輝,李傳習,胡林,袁劍波,張建仁,劉朝暉,楊偉軍,尹來容,王正武,馬亞飛,周和平,陳伏彬,錢國平,張玉平,胡宏偉,周訪濱,付果,唐宏賓,肖杰,黃阜,周愛蓮,戴理朝 |
長沙理工大學 |
國家級 二等獎 |
2 |
組建專業共同體推進新工科建設——新能源專業聯盟九年探索與實踐 |
楊勇平,楊世關,李繼紅,陳漢平,王景甫,錢斌,陳薦,邢作霞,陸強,徐銳,李文全,丁琪,邵敬愛 |
華北電力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常熟理工學院,長沙理工大學,沈陽工業大學,青海師范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有限公司 |
國家級 二等獎 |
為了適應公路交通高質量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需求,在鄭院士帶領下,團隊經過15年改革實踐,創立“博學與力行相統一、守正與拓新相融合”育人理念;創建了面向公路交通高質量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三化四通”培養模式;施行了“大思政貫通、專業群貫通、訓賽創貫通、科產教貫通”,打破了專業壁壘,建立并貫徹“校、院、系、師”四連線,“專業共建、課程共創、團隊共育、項目共研、平臺共筑、質量共管”六協同,“高端人才引領、交叉平臺支撐、科研項目牽引”三聯動育人機制,實現了公路交通類專業人才培養的貫通;破解了專思教育“兩張皮”難題,實現了人格塑造全程化;理論與實踐、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相結合,實現了人才培養方式多元化;構建特色鮮明專業群及交叉化模塊化課程體系,更好適應了公路交通高質量發展需要構建了“基礎+特色”育人模塊,走出了為交通高質量發展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新路子。由陳薦教授參與的教學成果則展示了組建專業共同體以推進新工科建設,以及新能源專業聯盟九年的探索與實踐成果。
兩項成果體現了我校人才培養與教育教學改革實效,離不開學校黨委與行政對高水平教學成果的重視與支持。多年來,我校以教學成果獎培育與建設為抓手,實施多項措施激勵教師投入教學改革和創新,持續推進教育教學研究:加大經費獎勵力度,為高水平教學成果持續輸出提供制度保障;開展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培育項目,形成校級、省級、國家級三級評選機制;深化教學改革研究,形成高水平教學成果孵化群; 狠抓組織申報工作,以質量為本,精益求精。
本次教學成果獎的應用與推廣,將極大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學校將以此為契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深化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改革,突出“底色、本色、特色”互融共彰,加快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文/傅湘玲 審/鄧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