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
|||
序號 |
年份 |
專業名稱 |
學院 |
1 |
2019 |
金融學 |
經管學院 |
2 |
2019 |
會計學 |
經管學院 |
3 |
2019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汽機學院 |
4 |
2019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能動學院 |
5 |
2019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電氣學院 |
6 |
2019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物電學院 |
7 |
2019 |
土木工程 |
土木學院 |
8 |
2019 |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
水利學院 |
9 |
2019 |
測繪工程 |
交通學院 |
10 |
2019 |
交通運輸 |
交通學院 |
11 |
2019 |
工程管理 |
交通學院 |
12 |
2019 |
數字媒體藝術 |
藝術學院 |
13 |
2020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經管學院 |
14 |
2020 |
市場營銷 |
經管學院 |
15 |
2020 |
法學 |
法學學院 |
16 |
2020 |
英語 |
外語學院 |
17 |
2020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數統學院 |
18 |
2020 |
物理學 |
物電學院 |
19 |
2020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化學學院 |
20 |
2020 |
應用化學 |
化學學院 |
21 |
2020 |
工程力學 |
土木學院 |
22 |
2020 |
車輛工程 |
汽機學院 |
23 |
2020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汽機學院 |
24 |
2020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能動學院 |
25 |
2020 |
電子信息工程 |
電氣學院 |
26 |
2020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通學院 |
27 |
2020 |
軟件工程 |
計通學院 |
28 |
2020 |
水利水電工程 |
水利學院 |
29 |
2020 |
交通工程 |
交通學院 |
30 |
2020 |
物流工程 |
交通學院 |
31 |
2020 |
建筑學 |
建筑學院 |
32 |
2020 |
視覺傳達設計 |
藝術學院 |
1、金融學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19)
專業定位:立足湖南、面向全國,依托學校行業優勢,建成交通電力水利等行業特色金融人才培養基地;緊跟金融理 論微觀化和金融實踐工程化、綜合化、國際化趨勢,增強專業行業覆蓋與輻射功能,打造“省內領先、國內示范”的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優勢與特色:1. 師資隊伍實力雄厚。專任教師29人,近6成為高級職稱者。另聘有行業專家教師12名。近5年,主持國家級項目16項(重大項目2項),榮獲3項省級科研獎勵,主持完成41項應用性科研成果。2. 人才培養理念先進。切合交通電力水利等基礎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現實需要,形成了實踐與創新互動的多維度、漸進式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模式。3. 人才培養成效顯著。近5年本專業學生榮獲“挑戰杯”等國家級和省部級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等各類獎項50余項。90%的用人單位認為金融學專業育人整體成效好,85%的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總體滿意度很高。
2、會計學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19)
會計學專業開辦于1956年,是長沙理工大學開辦最早的專業之一,也是最早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專業、新時代首批獲得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本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湖南省重點專業,是教育部高等學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入選“卓越會計師培養計劃”,師資力量雄厚;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會計專業人才為目標,已建立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擁有湖南省哲學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湖南省一流課程等高水平科研教學平臺;學生綜合素質高,在“挑戰杯”、“互聯網+”、財務大數據應用能力競賽中榮獲近百項國家級和省級獎項;就業前景廣闊,在交通系統內享有“南路橋、北財會”的美譽,被譽為我國電力行業財經人才“黃埔軍校”。
3、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19)
本專業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國際工程教育認證專業、湖南省特色專業、湖南省“十三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依據工業4.0、中國制造2025及產業需求等開設了工業機器人、先進制造、工程機械和機電一體化四個專業方向。與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深圳匯邦機器人等企業構建校企聯合“培養+就業”的工程教育共同體,開展“3+1”聯合培養。2017年實施了地方高校機械類專業“三三四”人才培養模式綜合改革,實行大類培養、專業培養、多元培養,并獲得2019年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本專業依托的“機械工程”學科為湖南省重點學科,具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工程車輛安全性設計與可靠性技術”“機械裝備高性能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兩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及一批優質的省級綜合實踐平臺與實習基地。
近年來,本專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培養適應社會需要、有責任擔當時代新人的理念、路徑、方法與經驗,逐步形成了“鼓勵創新、彰顯個性,培養厚基礎、寬口徑的工程科技人才”的專業特色。
4、能源與動力工程
國家一流專業(2019)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創建于1956年,具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碩士點和“動力工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現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建設點、國家I類特色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入選專業,具有顯著的電力行業特色。本專業擁有兩個國家級教學平臺——“能源系統與動力工程“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電力生產與控制“國家虛擬仿真中心;5個省級教學平臺——能源動力類湖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節能減排湖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等。設置了能源與動力工程、水電站動力工程、電站智能控制三個專業方向,與國內大型能源骨干企業簽訂了“訂單+聯合”協議,培養基礎扎實、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強的全面發展的應用型高素質專門人才。畢業生一直供不應求,主要到電力行業及能源動力、動力機械、石油化工、節能與環境保護、航空航海等相關領域的大型企業及研究院所從事生產運行、技術研發、教學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5、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19)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是長沙理工大學最早設立的專業之一,是學校優勢特色專業,有近60年的辦學歷史,具有顯著的電力行業特色,在湖南省乃至全國享有盛譽。本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已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3年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并于2019年通過專業認證復評,2019年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在電力行業內具有廣泛影響。本專業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較強的適應能力和創新意識,具備強弱電結合的知識結構、前瞻的專業視野以及工程實踐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在電力系統、電氣裝備制造業和科研院所從事系統運行、工程設計、生產制造、研究開發和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
6、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19)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緊扣國家發展戰略和經濟發展需要,培養政治素質高、基礎扎實、創新意識好、實踐能力強的電子信息類高級專門人才。
該專業依托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教學科研團隊穩定,辦學資源豐富,有信號檢測與處理、射頻與無線技術兩個穩定的專業方向。該專業是湖南省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立項建設專業,實施了“抓緊課內、搞活課外、夯實基礎、凸顯能力”的教育教學模式,建立了專業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和創新創業訓練體系,構建了本、碩、博一體的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強,獲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挑戰杯”、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國家級獎勵40多項,人才培養質量得到學校和社會的高度評價。
7、土木工程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土木工程專業為國家一流本科(建設)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教育部“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專業、省級重點專業,涵蓋橋梁工程、建筑工程、巖土工程、隧道與地下工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等5個專業方向。擁有國際合作辦學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三次通過住建部/教育部專業評估(認證)。所在學科第四輪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獲得B+(湖南省屬高校評價最佳學科之一);擁有由973首席科學家、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國家教學名師、全國師德標兵等近10人為學術學科專業帶頭人,約40名正高、40名副高、100名博士組織的職稱年齡學源等結構合理的高素質師資隊伍;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教育部創新團隊、湖南省自然科學創新群體;擁有國家級、省部級科技創新和實踐教育創新平臺近20個。擁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及碩士學位授權點、“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土木水利”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8、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國家一流專業專業簡介(2019)
本專業197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01年被確定為湖南省重點專業,2009年被確定為國家特色專業,2012年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13年、2016年和2019年三次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19年被確定為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并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進行建設,在最新發布的校友會2020中國水利類一流專業排名榜單上排名第3。與專業相應的“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學科1993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為湖南省重點學科。
本專業擁有國家工程教育實踐教學中心、省級水利工程實踐教學示范中心、省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基地及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等多個平臺,專業現有專職教師3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6人,博士研究生導師5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0人,20人擁有博士學位,15人擁有海外留學或工作經驗,擁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2人,湖南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2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6人。
專業遵循“德育為先、知識為本、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主動適應國家、行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堅持技術和管理知識培養相結合,堅持能力教育和國際工程視野培養相結合,培養滿足國內外工程市場需要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畢業生能在交通、水利、土木建筑以及海岸開發等部門從事規劃、勘察、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工作,近十年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保持在90%以上,為“交通強國”“海洋強國”及“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歷屆優秀畢業生作為技術中堅力量參與了上海洋山深水港、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杭州灣跨海大橋、斯里蘭卡港口城等多個國家重點建設和“一帶一路”明星項目。
9、測繪工程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19)
長沙理工大學測繪工程專業開辦于2003年,于2018年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2019年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所依托“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是湖南省重點學科,擁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本專業主持和參與建設有多個國家級和省級教學、科研平臺,擁有專業教學設備逾1500萬;同時,本專業師資隊伍實力雄厚,擁有一批有廣泛影響的學術骨干。
本專業為湖南省特色專業,依托學校交通、土木、水利、電力背景實施“厚基礎、寬口徑”特色辦學,就業率高,畢業生主要就業于國土、交通、能源、市政、國防、水利水電等企、事業單位。近年來,與地理空間大數據緊密相關的無人機、云計算、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熱潮不斷興起,也為本專業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
10、交通運輸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19)
交通運輸專業創辦于1983年,發展歷史悠久,專業特色鮮明。本專業立足城鄉客運,深入現代物流,面向綜合運輸,著眼智能運輸,主要為道路運輸行業培養運營組織管理人才。
本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湖南省重點專業,已連續三次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剛獲得國家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國家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訓等支持。
本專業現實行交通運輸大類招生,博士學位的專業教師占約70%,師資雄厚。本專業擁有優良的工程實踐平臺,現有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及 20多個校外實習基地。專業所依托的二級學科分別于1997年、2005年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帶頭人為工程院院士,已經成為我國交通運輸領域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11、工程管理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19)
本專業面向建設交通強國的人才需求,依托學校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優勢學科與多年積累的行業知名度,以及豐富的對外服務資源,為新時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工程管理專門人才。本專業入選首批(2019年)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是湖南省省屬高校中第一個(2012年)通過住房與城鄉建設部評估認證的工程管理專業,2017年通過復評。現有專業教師2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建有“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建造與運維管理”湖南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和交通基礎設施BIM應用創新中心。專業依托的學科擁有博士學位授權點、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專業學位授權點。畢業生具備鮮明的交通行業特色,廣受用人單位好評,一直保持高就業率。
12、數字媒體藝術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19)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適應當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良好形勢,準確把握地區的經濟、數字媒體產業、高層次設計藝術型人才需求等發展方向與關聯性開設的新興專業。專業以科技為基礎,立足傳媒行業,是針對數字藝術作品創作和數字交互設計傳播的綜合性專業。專業注重培養學生扎實的藝術理論基礎、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和創新實踐能力,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學科專業建設體系、專業教學體系和人才培養方案,2019年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本專業擁有國家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湖南省普通高校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省級教育傳播平臺和研發平臺,國家級一流課程、國家級視頻公開課程和省級精品課程。本專業與國外多家大學均有聯合培養與教育合作,依托“長沙·世界媒體藝術之都”的平臺優勢,同時與多家廣電集團及傳媒公司合作,構筑有良好的人才培養與輸出平臺。
13、國際經濟與貿易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本專業有近40年的發展歷史。2021年專業獲批國家一流建設專業。專業圍繞國際工程商務和跨境電商特色方向,培養熟悉國際經貿規則、貿易運行機制和發展規律的人才,打造具有行業特質的卓越經貿人才培養高地,努力建成特色鮮明的國家一流本科專業。
擁有覆蓋本碩博的人才培養體系,二十年碩士及十年博士培養歷史。有省教學團隊 1 個、國家精品課程 1 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 1 門、國家規教材 1 門、省級金課2門。
專業有32 名教師,教授 10 人,博士率78%。有長江學者 1 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2 人、省芙蓉教學名師 1 人。近年來主持完成國家級重大項目2項,主持教育部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重點項目6項,各類國家項目21項,發表論文240多篇,出版專著10多部,相關成果獲省級獎項16項。科研進賬經費年均460萬元。
14、市場營銷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一、專業定位
本專業辦學定位為:立足湖南、面向全國,依托交通、電力等行業,服務中國新型工業化發展和湖南“開放崛起”戰略;圍繞“營銷+行業”和“湖南特色產品營銷”兩大特色,培養創新創業能力,培育高水平復合型營銷人才,建成特色鮮明的國家一流本科專業。
二、歷史沿革
本專業創辦于2001年,2008年獲批湖南省特色專業;2019年湖南省本科專業綜合評價獲A類評價,排名第2,僅次于湖南大學;2021年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三、特色優勢
(1)人才培養突顯“營銷+行業”特色。依托學校工科資源,通過電力市場概論等課程、互聯網+等創新創業活動推動營銷思維與行業背景融合,圍繞技術產品培育營銷創新能力。(2)服務地方特色產品與文化的推廣。通過學科競賽和創新創業訓練,鍛煉學生為湖南特色產品和文化進行市場推廣的能力。(3)教師科研實力較強。近年來,獲批國家社科重大項目1項,國家級項目20余項;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論文百余篇;獲省社科成果一等獎3項;為培養本科生創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持。(4)依托平臺實力較強,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和3個省級重點研究基地。
15、法學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法學專業主動適應國家、行業、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法治建設需要,以文、理、工交叉融合為基礎,創新“法學+工程”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德才兼備具有扎實法律理論基礎和熟練法律實務技能,具備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法治專門人才。法學專業2000年開始招生,2010年確立工程法與社會法兩個專業人才培養方向,2014年獲批法律碩士學位授權點,依托學校學科與行業優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專業特色鮮明,發展后勁十足。作為全國較早開設工程法本科專業方向的法學院和湖南省法學會工程法學研究會會長單位,擁有工程總承包合同研究中心、建設工程及投融資法律研究基地等研究和實踐教學平臺;在全國較早開設社會法本科專業方向,擁有湖南省未成年人檢察理論研究基地、湖南省政務管理與服務研究基地等科研和實踐平臺。
16、英語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英語專業的發展定位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適應湖南經濟發展需要,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創新思維、工程認知”品質,能在國內外教育、咨詢、商貿、交通、電力、水利等行業從事語言培訓、文化傳介、工程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本專業有三大特色優勢:(1)文化擺渡:選派學生擔任孔子學院志愿者教師,參與外事活動,通過文化實踐,培養中國文化自信的傳播者、踐行者。(2)工程英語:依托學校工科優勢,建設工程英語課程群,教授工程專業詞匯、施工流程和行業規范。(3)國別和區域研究:以“湖南省非洲文化研究與交流中心”和利比里亞大學孔子學院為平臺,獲批16項涉及非洲的國家及省部級基金項目;在省內率先開設《非洲文化與與非洲主要國家概況》課程。
17、數學與應用數學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立足湖南,主動適應國家、地方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促進專業交叉融合,培養系統掌握數學科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從事信息產業、交通、電力、水利、金融、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數學研究和“數學+”應用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博士26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大學數學教指委委員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人,省高校學科帶頭人3人,入選湖南省“121人才工程”2人,省杰青1人,省芙蓉學者1人。2020年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000年獲應用數學碩士點,2010年獲數學一級學科碩士點,2018年設立“水利工程數學”二級學科博士點。作為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核心共建單位,擁有數學“十二五”省重點學科平臺,對接新工科,落實應用理科發展戰略,建設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智能處理、工程數學建模與分析省重點實驗室,與湘能楚天等單位合作打造“數學+”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基地。
18、物理學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按照思想品德優秀、專業基礎扎實、科學素養高、創新意識強、國際視野寬的培養要求,以信息學科發展和技術創新對物理理論需要為引導,培養物理學高級專門人才。
該專業有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支撐,具備完善的本、碩、博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和高水平人才培養條件。堅持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以信息學科發展和技術創新對物理理論需要為導向,制定了“厚基礎、重實踐、強能力、突出學科交叉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堅持“科技創新+競賽”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加強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專業思維訓練,拓寬學生視野,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改革效果好,學生自主學習與自我發展的環境優越,涌現出一批在物理與信息學科交叉領域的拔尖人才。
19、食品科學與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簡介(2020)
長沙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肇始于1982年湖南省首個“食品工程”專業,2009年入選湖南省特色專業,2010年獲批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11年獲評“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2019年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20年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擁有一支由國家杰青與長江學者、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教指委副秘書長領銜,教研、科研成果突出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在努力培養“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應用型高素質專門人才的同時,基于國家創新驅動戰略、湖南農產品加工萬億級先進制造業的發展需求,以十多項國家及省級科技獎支撐的環洞庭湖大宗農產品、特色糧油資源深加工技術為依托,多途徑有效推進金健米業、加加醬油等省內外上市公司的科技創新。
20、應用化學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長沙理工大學的應用化學專業源于原電力部所屬長沙水利電力師范學院的化學(電廠化學)本科,1985年開始招生;2005年獲應用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碩士點,2008年獲批省特色專業,2010年獲化學一級學科碩士點;2016年列為校“十三五”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17年化學成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學科,2018年依托“電子科學與技術”設立了招博士生點;2020年化學進入ESI前1%學科,同時獲批2020年度省級和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本學科專業立足湖南,適應國家新能源、石化行業發展需求,特色優勢如下:
(1)電力化學特色鮮明,已形成“化學基礎扎實,電力行業突出”的理工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2)教學團隊實力強,建成以國家杰青、長江學者、教育部新世紀人才、中國電力化學專委會委員、省級教學能手組成的教學團隊。
(3)實驗和實踐教學平臺多,構建了學生個性化科研訓練的創新人才培育體系。
21、工程力學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工程力學專業立足湖南,面向全國,依托我校土木工程B+優勢學科背景和交通、水利等行業特色,注重學科交叉和人才培養創新,打造了包含省級金課在內的“力學+工程+信息”的特色課程體系,構建了“力學+”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工程力學專業是長沙理工大學特色專業,2018年獲批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020年獲批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2021年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是工程力學專業湖南省第一個獲批地方高校,近三年本專業學生就業率均在90%以上;學生國家與省部級學科競賽成績顯著,2017年全國周培源力學競賽理論設計與操作團體賽成績居全國第2名(僅次于清華大學);畢業生基礎理論水平高、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好而普遍受到用人單位歡迎。
22、車輛工程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車輛工程專業源于我校1980年開辦的汽車運用工程專業,2010獲評為湖南省特色專業,2014年、2017年先后兩次通過了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19年獲得湖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20年獲批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
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國家級人才2人、省級人才3人;有1部國家級規劃教材、1門國家級雙語課程,2門省級一流課程;擁有湖南省智能汽車創新創業中心、湖南省汽車工程實踐教學示范中心、湖南省汽車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等省級實踐教學基地。
近年來,該專業結合我國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對人才的新要求,開設了智能網聯和新能源兩個專業方向。充分利用在車輛智能協同、安全與可靠性等領域的研究優勢,緊密地對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新需求,與三一集團、吉利汽車等企業合作開展“3+1”校企聯合培養,2020年獲批國家級的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23、測控技術與儀器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源于1982年成立的測試教研室,2000年開始正式招收本科生,2017年啟動了“三三四”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2019年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專業具有“工業自動化及儀器”和“智能檢測與控制”兩個培養方向,是中南地區重要的測控專業人才培養基地,為機械、電力、交通等行業培養了千余名優秀畢業生。專業擁有湖南省121創新人才、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杰青等在內的優秀師資隊伍。建有“智能檢測與控制”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機械裝備高性能智能制造關鍵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專業注重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各類學科競賽學生參賽率100%,獲省級以上獎勵比例達83%。畢業生升學就業質量好,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24、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創辦于2008年,為我國最早開辦本專業的高校之一。該專業為2020年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湖南省特色專業,擁有國家級“電力生產與控制”虛擬仿真中心,國家級“能源與動力工程”教學示范中心等10余個國家級、省部級平臺,具有鮮明的電力行業特色;師資力量雄厚,教授8人,副教授6人,博士學位21人,留學歸國人員11人,國家杰青1人,省部級人才工程7人;本專業培養能勝任新能源發電及相關領域項目開發、裝備設計與制造、設備運行維護與管理等工作,基礎扎實、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強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和行業精英。本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高,是我國新能源發電企業和長江經濟帶新能源科學與工程人才輸出骨干高校之一,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去向為中國五大發電集團等新能源發電龍頭企業。
25、電子信息工程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設立于2000年, 2005年獲電路與系統碩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獲批為湖南省特色專業,2010年獲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8年獲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20年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1年工程教育認證已進入專家準備進場階段。本專業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較強的適應能力和創新意識,具備理論與心繼續相結合、電子系統與電力系統相結合、現代信息處理與電力裝備相結合的復合型知識結構,能在電子信息技術制造業、電力行業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應用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
26、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長沙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于1995年開始本科招生,2000年獲計算機應用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獲批湖南省重點專業,2009年獲批國家級第二類特色建設專業,2010年獲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3年獲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019年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2020年獲批國家一流建設專業。
本專業構建“夯實基礎、強化能力、突出創新”培養模式,落實“學生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教育理念,有機結合學校的行業特色,服務區域經濟,主動適應國家、地方與行業發展對計算機人才需求,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軟硬件知識,具備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擁有創新意識和國際視野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27、軟件工程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長沙理工大學軟件工程專業于2011年獲批軟件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同年獲批招收軟件工程本科生并成立軟件工程系,2015年通過教育廳組織的新專業驗收,2020年獲批湖南省一流專業,2021年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本專業構建“強化基礎、突出實踐、注重創新”的教學模式,踐行“以學生為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的教學理念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專業圍繞區域經濟發展需求,有機結合學校交通、電力、水利行業特色,主動適應國家、地方與行業發展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對軟件工程人才的需要,培養社會責任感強、專業知識扎實、國際視野良好、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突出的高素質復合型工程人才。
28、水利水電工程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創辦于1956年,為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湖南省特色專業,第一批教育部水利類卓越工程師培養專業,通過國家工程教育認證,擁有15個校外實習基地,其中教育部基地1個、省級優秀基地2個。校內外實踐平臺為理論教學、工程實踐和專業實習提供了良好保障。
本專業依托的水利工程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后流動站,擁有國家級水利工程實踐教學示范中心、省級水利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以及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水利實驗研究中心。
此次入選國家一流專業,是對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成效的充分肯定。專業將以此為契機,認真貫徹實施“雙萬計劃”,進一步完善專業規劃,精準發力,鞏固人才培養中心地位,緊跟水利行業新技術、國家發展新動向,持續提升專業內涵和建設水平,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專業創新人才。
29、交通工程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依托交通運輸工程優勢學科,緊密結合交通強國、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立足湖南,面向全國,服務交通行業,培養底色亮、實踐強,有情懷、敢擔當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和行業精英,將本專業建設為學科優勢突出、行業特色鮮明的國家一流專業。
教學團隊院士領銜。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青年人才、交通行業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吳福振華交通教育獎、湖湘青年英才等國家、省部級人才。
平臺建設國家一流。擁有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國家級工程教育實踐中心、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省部級創新實踐平臺;依托學科排名全國第11位。
教學改革卓有成效。主持國家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等多項國家、省級教改課題,近三年獲得湖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二等各2項。
30、物流工程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遵循“德育為先、知識為基、素質為本、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主動適應社會經濟和現代物流業發展需要,立足湖南、服務全國、面向世界,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突出的工程實踐能力、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將本專業建設成特色鮮明的國家一流專業。
①行業特色鮮明。依托交通運輸工程學科,形成以道路貨運與公路施工項目物流為主鮮明的公路物流行業特色。
②專業特色突出。突出物流規劃、設計與運輸組織能力培養,提升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③平臺條件優良。擁有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和物流工程實驗室及23個校外合作訓練營與實習基地。依托學科是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后流動站。
31、建筑學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建筑學專業創辦于1995年,4年制;1999年改為5年制;2016 年建筑學專業通過住建部專業評估;2018年獲批建筑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19年獲批湖南省一流專業建設點;2020年獲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
專業定位:立足湖南,面向全國,聚焦新型智慧城市、鄉村振興,主動適應地方經濟和國家建設行業需要,為行業一線培養職業性、適應性、實踐性強的建筑高級應用型人才,建設成特色鮮明的國家一流建筑學專業。
專業特色:注冊建筑師(城鄉規劃師)引領下的高級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15名注冊建筑師(城鄉規劃師)主持專業核心課程教學;依托學校交通行業優勢,為交通建筑及交通環境景觀設計培育了大批人才;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圍繞湖湘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培養專業人才、提供技術服務。
32、視覺傳達設計
國家一流專業簡介(2020)
我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以“新文科”特色建設為目標,依托“長沙·世界媒體藝術之都”“馬欄山·中國V谷”區域發展特色,鏈接網絡媒體、電廣傳媒等多個行業環節,建成服務地方經濟與行業需求,特色鮮明的設計學類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專業定位
專業以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應用人才為目標,強調“藝術與科技”交叉融合的辦學特色。依托湖南媒體創意產業背景形成以媒體欄目包裝設計、品牌傳播設計、包裝創意設計為主,其他視覺設計形式為輔的鮮明的傳媒和廣告行業特色。
專業特色
專業建設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國家級產學合作項目,擁有海內外實踐教學基地、校企聯合實驗室和現代產業學院等實踐教學平臺,以突出“新媒體視效設計、視覺創意設計”的綜合實踐能力為目標構建了人才培養特色課程體系。專業踐行“雙導師制”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形成了開放式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為行業及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