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為了支持世界環境日,響應國家在世界環境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長沙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攜手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共同開展了大澤湖濕地環境調研活動。這也是建筑學院風景園林系籌劃的“走進自然”系列中的 “走進濕地”活動。這次活動由建筑學院籌劃,熊鷹教授、周晨教授及風景園林系、城鄉規劃系多名教授及“自然之理”協會30余名學生參加,并特邀長沙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幾位自然導師帶隊指導。

根據長沙市2020年新的規劃,未來長沙海歸小鎮將落戶大澤湖片區,成為智慧國際社區,目前望城區即將啟動了大澤湖片區的保護與開發工作。針對大澤湖片區的保護與開發,建筑學院師生開展調研體驗活動,探討大澤湖城市濕地公園的科學規劃工作,共同描繪長沙十四五規劃的宏偉生態藍圖。在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幾位自然導師的帶領下,認識了濕地棲息的多種鳥類,如白鷺、八哥、水雉等,并認識了濕地的多種植物和昆蟲,讓同學們大開眼界。

認真傾聽老師講解大澤湖濕地生態系統
參觀完大澤湖后,大家又來到大澤湖街道回龍村村委會的會議室,來自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的周燦英會長為大家帶來了《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與規劃設計》的知識分享。她強調,城市濕地處于陸地與水域的交界地帶,有著豐富的物種種類和復雜的生態群落,為城市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良好的生存場所和繁殖空間,是保護城市鳥類的最佳場所,也是人們研究濕地、認識濕地的重要場所,同時鳥類多樣性對于城市濕地公園生態系統的健康具有重大意義,建設生態環境良好的鳥類棲息地是城市濕地公園規劃設計中的重要課題。隨后,大學生們現場開展了討論式學習,為大澤湖未來的保護規劃進言獻策。城鄉規劃系劉丹副教授和風景園林系王曉燕副教授等幾位老師也對大澤湖的保護規劃以及專業未來的走向進行了發言。活動發起者建筑學院周晨教授對同學們的發言表示贊許,并希望同學們將這次活動作為一粒熱愛自然的種子埋在心里,貫徹到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之中。

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周燦英會長給師生分享大澤湖濕地保護活動

師生為大澤湖保護與開發建言討論后合影
長沙理工大學建筑學院熊鷹教授在活動總結中表示,此次活動寓教于樂,是一次重要的生態道德教育課。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同學們在實踐中了解濕地的重要作用,培養他們關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讓愛護濕地、保護鳥類成為日常生活中自覺的行為,同時開啟專業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習和了解生態環境對城市規劃建設的重要價值和意義,為日后走向社會走上工作崗位積累經驗。

建筑學院熊鷹教授講話
圖/風景園林系 文/風景園林系 審/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