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7月4日,長沙理工大學建筑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在楊斯嘉老師的帶領下,攜帶測繪攝影工具于廣西賀州市秀水狀元村展開實地考察測繪。
上午八點至十點,實踐團成員繞整個村莊一周進行初步考察,并向沿途村民進行咨詢和入戶走訪。在行程結束之后,經所有團隊成員和老師的認真研討,楊斯嘉老師初步敲定了具體的測繪調研對象:狀元樓,青龍山莊,秀峰書院以及毛氏宗祠。
上午十點至十二點,頂著炎炎烈日。實踐團成員開始對建筑主體各個立面和建筑細部進行全面攝影記錄,隨后又使用卷尺等工具測量狀元樓各立面的準確數據。在回到實習基地之后,實踐團成員們集中整理了所得數據,并以此為依據開展了初步的繪圖及建模工作。以現代技術精準還原歷史古建筑原貌風采是所有成員的共同追求。
接下來在秀水狀元村的日子里,實踐團成員將繼續對其他選定的建筑進行測繪調研,在所有數據測量完畢之后統一整理并建模。在返回學校之后,實踐團成員將利用激光打印機打印出3D模型,并交由秀水狀元村政府向社會進行展示。
“建筑是文化的有形載體,文化是建筑的無形脊梁。”實踐團成員姚沛江如此評價到,對于能夠親自參與還原秀水狀元村這個五朝千年古村的古建筑,所有團隊成員都感覺十分榮幸。在實踐學習的過程中,除了驚嘆于古建筑本身優美的形體與細節,更重要的理解其內部所蘊含的古老文化傳承。
文/姚沛江、楊斯嘉 圖/董振華 一審/王栩婕 二審/李家春 三審/熊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