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承辦單位: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面向超低碳排放的下一代發動機燃燒技術─智能充量壓縮著火燃燒
報告人姓名:呂興才
報告人所在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教授/國家杰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上海市領軍人才、海洋動力工程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動力機械及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上海市內燃機學會秘書長。
報告時間:2021年4月12日(周一)上午10:30
報告地點:工科一號樓B區417
報告人簡介:呂興才教授為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目前主要從事碳氫燃料高壓燃燒反應動力學、燃料與發動機的耦合作用、發動機燃燒穩定性、新型內燃機燃燒理論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完成了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課題、工信部低速機創新工程項目課題、上海市重大基礎研究項目、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研究。
開展了化石燃料大分子組分著火與燃燒反應機理的研究,初步探明了燃料組分變化—著火延遲特性—動力學反應機理—燃燒過程控制這一復雜耦合關系;探索了燃料著火模式與化學反應路徑的調制機理,發展了燃料實時設計與管理實現內燃機全工況范圍內的高效清潔燃燒方法。發表SCI論文180余篇,研究成果獲201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0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
報告主要內容:全球汽車/內燃機相關人員長期以來一直不斷地致力于發動機熱效率的提升。如火花點火發動機的有效熱效率已經達到40%-42%,而常規柴油直噴壓燃發動機的熱效率也達到50%,并且美國康明斯、德國戴姆勒、瑞典沃爾沃等公司近期相繼公布了實現55%有效熱效率的商用車發動機技術路線。國際上也相繼提出了HCCI, LTC, RCCI等燃燒模式,然而迄今為止并未進入實際應用,其核心原因在于無法對缸內混合氣濃度和活性進行瞬態調控。報告將圍繞報告人所提出的“基于雙燃料缸內直噴的智能充量壓縮著火(ICCI)燃燒理論”,對智能充量壓縮著火燃燒的相關研究成果及其應用前景進行介紹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