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美式民主先天具有歷史局限性。民主是人類社會特殊的政治現象。無論是作為政治概念、政治觀念、政治價值的民主,作為政治制度、政治模式、政治體制的民主,還是作為政治道路、政治進程的民主,都是歷史的、變化的、具體的、多樣的。古今中外,人類社會歷來不缺乏與民主理念及其具體實踐有關的多樣化探索。從古希臘時代的城邦民主到近代西方資產階級的人民主權說,從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盡管時代、地域、階級、群體各有不同,但都構成人類政治文明發展進程的一部分,都體現出對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等政治價值的某種追求。近代以來,人類政治文明發展偏離共同進步的正常軌道,少數歐美大國通過工業化和對外殖民掠奪,確立起以西方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并在大規模全球擴張過程中將自身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強行輸往非西方世界,民主正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從源頭上看,今天被美西方奉為“普世價值”的“民主”,實際上主要始自二戰結束。經西方理論家們的改造與炮制,“人民的統治”“人民主權”等理念被悉數剔除,民主被簡單化為人民通過投票選出代表來行使權力。這種以投票權為核心要素的民主,無法反映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全部面貌,是帶有嚴重階級局限性和歷史局限性的有名無實的“民主”。
第二,美式民主在理論上失靈、政治上失能。冷戰結束后,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不少西方學者認定,人類歷史“終結”了,西式自由主義民主將成為人類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發展的終點。然而,冷戰結束后30年,自詡為民主“大本營”的美國,卻迎來了“歷史終結論”的終結和美式民主的“破產”。特別是2016年以來,以英國脫歐公投、歐洲右翼民粹政黨大量崛起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為標志,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世界開始嘗到民粹浪潮沖擊下西式民主劣質化的苦果。面對不斷擴大的社會不平等、政治極化、政黨惡斗、族群撕裂、移民問題等,美式民主體制除了空談之外,幾乎無計可施。對于美式民主未來的命運,正如《民主是如何死亡的》一書作者、哈佛大學教授列維茨基和齊布拉特所言,如果美國社會再不正視并解決當下的民主危機的話,未來美國的民主恐將難逃“以民主自身的邏輯和方式而走向死亡”的厄運。
第三,強推美式民主造成人道悲劇。冷戰結束后,美國以民主“教師爺”自居,憑借對民主話語的壟斷,將美式民主包裝成全人類的“普世價值”和統一的“政治標準”,甚至是影響和操縱他國的政治工具。美國打著“民主、自由、人權”等旗號,對外大搞民主輸出、煽動街頭暴亂、策動“顏色革命”,甚至公然發動對外侵略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少數西方國家,先后于2001年和2003年發動了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2003年至2005年又在格魯吉亞、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等地策動了多場“顏色革命”。2010年以來,席卷中東北非地區的阿拉伯大動蕩,背后也暗藏美國的政治魔掌。從實質上看,上述所作所為與真正的民主、自由、人權等政治價值毫無關聯,有的只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和維護擴大自身地緣政治利益的算計;從結果上看,美式民主沒有給任何一個國家帶來真正的民主、自由與繁榮,反而留下了無盡的混亂、沖突與衰敗。2021年7月,美國政府在付出沉重代價后從阿富汗倉皇撤軍,標志著美國對外“民主改造”企圖的再次失敗。美式民主的對外“輸出”,已經成為世界之亂的源頭、全球“政治公害”。
進入新世紀,與西方世界陷入整體性停滯或衰敗不同,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正朝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特別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的鮮明對比越發突出。“中國之治”的偉大成就不是憑空得來的,其背后蘊含著深刻的“民主密碼”。
人民民主是“中國之治”的特質和底色。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統合自由民主、秩序穩定、清廉效能等價值目標,開辟了一條獨具特色、卓有成效的發展之路,不斷提升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發展的穩定性和持續性、高質量和高效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深化對民主政治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出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以人民民主為中心,中國的政治發展道路體現了全面性、協調性和實踐性的統一,真正實現了民主與法治、自由與秩序、權利與責任、廉潔與效能、發展與安全等政治價值的有機統一。中國的人民民主是一種自主的、內生性的民主,是以發展為導向、內容優質、行之有效的高質量民主。在當今混亂迷茫的國際政治環境下,以人民民主為深厚底色和不竭源泉的“中國之治”,以其獨特魅力貢獻了寶貴的價值理念。
制度優勢是“中國之治”的重要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的發展,關鍵在于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制度競爭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方面,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贏得戰略主動的重要優勢。”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中國的人民民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作為保障。它由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構成,是完整的、全面的,涵蓋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全過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人民民主在全面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取得新突破、新成就。除了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等政治民主之外,中國的人民民主還將自由、人權、民生、發展等政治價值融入其中,實現了名副其實、真實有效的人民政治和全面發展。
“中國之治”戳破美式民主種種“神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成功,突破了西方發展模式和邏輯框架,用事實宣告了“歷史終結論”的終結,打破了美式民主“速成論、普世論、永恒論、萬能論”等幻象,宣告了各國最終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為歸宿的單線式歷史觀的破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成就,超越了美國設定的全盤“自由化”“民主化”“市場化”“私有化”等現代化路徑,打破了美式民主和自由市場模式一統天下、無往不勝的“神話”。特別是席卷全球的疫情,是對每一個國家政治制度和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實力的全方位檢驗。號稱具有世界上最豐富醫療資源的美國,應對疫情卻一片混亂,成為世界上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而且美國一再以保護“民主、自由、人權”之名,破壞國際抗疫合作,剝奪受害國家獲得醫療、疫苗等合法權利,嚴重削弱其應對疫情和疫后恢復的努力,直接侵害受害國人民特別是婦女、兒童、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生命權和健康權。而中國共產黨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統籌兼顧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成功應對疫情沖擊的同時,積極參與國際抗疫合作,推動疫苗公平合理分配,為人類徹底戰勝疫情作出應有貢獻。在中國抗疫實踐面前,美式民主的種種“神話”不攻自破。
“中國之治”為世界政治文明的百花園增光添彩。從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整體視角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創造,它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根植中國大地,吸收借鑒人類政治文明有益經驗,又不盲目照搬照抄他國,為世界各國尤其是廣大非西方國家提供了可資分析借鑒的一般性規律和基本原則。中國的發展觀和全球觀與美國政客眼中你輸我贏、有你沒我、你死我活式的“比、爭、斗”有著根本不同,認為全球政治是一個立體多樣、不可分割的系統體系,各國歷史文化不同、現實國情不同,民主的形式選擇必然不同,只有扎根本國土壤、汲取充沛養分的民主,才能不斷發展完善,才最可靠也最管用。中國人心目中的世界政治發展,是絢爛多彩的百花園,面對全球范圍內經濟、科技等領域競爭,中國不是把對方視為對手,而是視為伙伴;不是搞冷戰和對抗、控制和操縱,而是促進交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特別是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在國際上大力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為推動世界政治文明發展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作者:張樹華,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政治學研究所所長、社會主義民主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