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思政課教師隊伍的教學能力,加強我院教師的交流合作,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本領,增強育人實效,2024年11月5日下午15:30,馬克思主義學院于文科樓A613舉辦第1期青年教師教學沙龍,主題為青年教師如何打好教學基本功。此次教學沙龍以茶話會的方式開展,學院分工會參與組織,鐘芙蓉副院長主持,董艾輝教授與劉解龍教授主講,馬克思主義學院近五年新進教師參加。
會議伊始,鐘芙蓉副院長介紹了本次會議的議程,并強調此次青年教師教學沙龍的重要性,思政課程對于幫助學生了解當前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青年教師們應多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們學習如何教好一門思政課程。思政課授課教師們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更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緊跟時代步伐,以確保課程內容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隨后,董艾輝教授開展了以“思政課教學要在“講道理”上下功夫”為主題的發言。董艾輝教授通過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到人大的考察調研講話指出“思政教學要講道理”,并指出要從兩個部分出發去理解這個理論。第一,深刻理解講道理的科學內涵,從“講道理是講理性,不是一味講感情”“講道理是講思想,不是單純講知識”“講道理是講政治,不是純粹講學術”“講道理是講做人,不是外在講世界”四個部分展開;第二,自覺提升講道理的主體能力,從“提高政治站位”“提高理論水平”“不斷提升講課藝術”“經常調整自身狀態”四個部分展開。
接著劉解龍教授以“關于在故事與學理之間的思政教學思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為例”為主題開展主題發言,并從以下五個部分展開。第一,把握課程性質與功能:五個關鍵詞;第二,角色轉化:像習近平那樣思考治國理政;第三,關于政治性與學理性的統一;第四,課堂教學:學養與信仰,第五,故事與案例的選擇。
教學沙龍的第二個環節為自由研討。首先由章雁超老師提出如何引導學生的信仰問題。董艾輝教授指出:“教師應引導學生,循循善誘,有耐性,不是一刻之功”。劉解龍教授認為:“青年教師的教學應該多多創新,應多從教學方法、內容上改革,增強學生參與感。”
緊接著,呂振鋼老師就學生思政課參與度問題提出問題。鐘芙蓉副院長鼓勵青年教師開發具有長理特色的思政教學案例,用好優質的校本資源給學生生講思政課,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最后,鐘芙蓉副院長對此次青年教師教學沙龍進行了總結,鼓勵青年教師堅定理想信念,做好立德樹人的工作。通過此次教學沙龍,思政課授課教師們不僅加深了對課程教學內容的理解,還增強了彼此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今后馬克思主義學院還將繼續深入開展青年教師教學沙龍,圍繞思政課教學的關鍵問題,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
(圖 文/施湘元 蘆晶 何雨萱 一審/鐘芙蓉 二審/郭華 三審/陳萬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