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著力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立德樹人實效,增強大學生科技報國的信心和本領,打造高水平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金課”,努力培養“底色亮、能力強、善創新、敢擔當”的時代新人,凸顯課程育人與實踐育人相統一、家國情懷與工程特色相統一,2022年6月9日,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萬球教授、學院教授委員會副主任陳芬教授、中國化系主任鐘芙蓉博士,把思政課搬到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基地,推進校企協同育人。
(圖1 學習考察團集體合照)
上午9:30學習考察團一行20人抵達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盾構機生產基地。中鐵磁懸浮交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安全總監、建設管理部部長李志林帶領大家參觀了工業園區,中鐵建重工新型交通裝備研究設計院副院長周文對盾構機生產線、磁懸浮生產線和新型軌道交通試驗線進行了詳細的講解說明。
(圖 2 周文副院長為學習考察團講解先進設備 )
(圖 3 中國鐵建重工基團股份有限公司盾構機生產基地 )
上午10:30左右,課程團隊聆聽了大國工匠、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龍斌的感人故事。龍斌結合自身的成長成才經歷,展現了青年研發團隊攻堅克難,勇攀高峰,持續攻堅地下工程裝備的關鍵核心技術,攻克“卡脖子”核心部件,不斷推動高端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青春故事。之后雙方進行友好的分享交流。周文副院長對中國鐵建重工集團建設發展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詳盡的介紹。他指出,盾構機作為大國重器,在中國曾經是零基礎,技術和市場均受制于人。近年來,中鐵建重工在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中當先鋒、打頭陣、做表率,經過多年的努力,中鐵建重工生產的國產品牌盾構機遠銷海外幾十個國家,占據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
(圖 4 考察團與中國鐵建重工代表進行交流 )
陳萬球院長對中鐵建重工給予本次校企協同育人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此次參觀學習是一次鮮活的移動思政課堂,向師生全方位展示了中國制造、中國速度、中國風采和中國智慧。中國鐵建公司成立的時間短,取得的成就大,凸顯的創新強,是實業興國和創新強國的典范。陳芬教授在發言中指出,盾構機是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在中國實現了從無到有,從被外國卡脖子到現在的自主研發、自立自強、世界領先,我們的科研人員、大國工匠功不可沒。鐘芙蓉博士指出,車間干凈、整潔、有序、無異味,實現了生產過程和生態環保的結合,體現了工程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生。學生代表徐浩分享了自己了學習體會和感想。
(圖5 陳萬球院長在雙方交流中發表講話)
最后,李志林部長指出,中鐵建重工取得的成就固然可喜,但科技創新的道路依然任重道遠。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交流互動,理論與實踐結合,校企緊密結合十分有益。他鼓勵同學們不負青春,不負韶華,努力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圖 6 課程團隊與中國鐵建重工代表合影留念)
此次移動課堂實踐活動使同學們接受了一次良好的愛國主義和大國工匠精神教育。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走出學校,深入創新生產第一線,讓學生們深刻認識到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激發了同學們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努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以投身于科技強國的建設事業中去熱情和動力。
(文\付圣瑩 圖\米小雪 審\陳萬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