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號上午,“紅燭”科普筑夢團隊在湖南株洲攸縣洲上田村開展活字印刷術科普活動,從活字印刷術的理論講解到指導孩子們自己動手進行“活字印刷”,帶領孩子們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的獨特魅力。
“大家知道我們現在日常見到的書籍上的字是怎么來的嗎”隊員郭海玲向孩子們拋出問題。接著,她以觀看視頻和講解的方式,向孩子們科普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起源、發明歷程、代表人物、操作過程、優缺點等相關知識,孩子們聽的津津有味,對古老而神秘的活字印刷興致盎然。

“檢字、排版、刷墨、拓印、晾制……”現場瞬間從“知識工廠”變成了熱鬧非凡的“活字印刷廠”,孩子們按照步驟分工合作。“這里的排序應該是李商隱的詩”孩子們回憶著一首首古詩,小心翼翼又精準地完成排版;手持墨刷,孩子們以墨水描繪漢字的一筆一順,把文化自信鐫刻于心的一寸一毫。拓印時,孩子們力度均勻地讓每個字都能清楚地印在宣紙上,小心晾曬后,一幅幅各具特色、飄散著濃濃墨香的作品終于躍然紙上,望著最終的成品,孩子們臉上露出了自豪而又燦爛的笑容。

一刷一染,盡顯智慧。此次以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為主題的活字印刷術科普活動,意義非凡。它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動手與合作能力,更為關鍵的是,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和深沉熱愛。“郭老師的活字印刷術課既充滿趣味,又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祖先的無盡智慧。”洲上田的孩子們紛紛說道。
(文/劉丹 謝喆 圖/谷帆 一審/謝喆 二審/張曉烽 三審/王明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