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對優化我國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具有重要作用。8月14日,長沙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赴中廣核陽江核電發展成就觀察團通過深入了解陽江核電發展歷史、學習核電知識,走進核電世界。
在宣講會上,團隊成員觀看了陽江核電站建設過程的影像資料。從選址、設計、施工到目前6臺機組全部建成,從沿海小漁村,到如今發展成為中國第三的核電站,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無數“陽核人”的默默堅守與辛勤付出,展現核電站底蘊之深厚、建設之艱辛、創新之不易。在人力資源部歐潤剛的講述下,團隊成員了解了中國最大核電企業的經營理念、發展歷程及其在核能領域的卓越成就,深刻體會到中廣核集團的企業文化、業務現狀以及人才需求。
同時,歐潤剛表示,陽江核電有限公司高度重視人才培養,通過建立校企長效合作機制等措施,促進人才供需對接,為學校、企業高質量發展提質賦能。通過人力資源部歐潤剛的精彩講解,也激發了同學們未來堅守核電事業的決心與向往。
“核電廠是怎么發電的?”“核電廠都有哪些設備呢?”“為什么選擇鈾做核燃料呢?”中級理論教員喬旭晨以提問的方式切入主題,帶領隊員們深入核能的世界。從核能的產生到核電的興起,從世界核電的發展到我國核電行業的發展,從核電發電原理到核電技術的應用。喬旭晨用生動的語言、富有啟發式的教學,描繪了中國核電事業發展的輝煌歷史和壯麗藍圖。
“核電知識的學習不僅拓寬了我們的視野,更激發了我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潛能。對于即將投身能源事業的我們來說,這是一次寶貴的經歷。”隊長吳家樑說道。
從1978年到2024年,從借貸建設到自主投資,從依靠進口設備到設備國產化比率超過83%,我國核電事業已然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能源發展道路。作為長理能動學子,我們應加強夯實專業理論基礎,堅定專業自信和決心,聚焦雙碳,踐行雙碳,用實際行動為祖國的能源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文/彭博 陳穎 鐘瑾荷 蘇潔萍 圖/王麒麟 胡湘茹 一審/彭博 二審/張曉烽 三審/王明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