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我校模型廣場西南角,又增添一處新能源風景:菁菁校園,矗立起一個風力機,旁邊是一座頂上鋪滿太陽電池板的白色小屋。實際上這是一個風光儲互補新能源系統,它針對湖南地區太陽能資源季節性變化大、風資源相對缺乏的特點,通過光伏發電與風力發電系統協調運行,滿足房子內空調、照明等的用電需求。在炎炎夏日,光照很足時光伏發電正好滿足空調降溫的需要;在冬天,較高的風速帶動風力機發電,正好滿足空調保暖的作用;可以說,這是一個不需要外界供電的“零能耗建筑”;還能夠對光伏發電、風力發電、蓄電池的運行參數進行實時監測和對歷史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為深入貫徹和落實國家能源戰略發展目標,充分展示我校新能源專業、新能源科研的創新活力與形象,培養學生創造力與實踐能力,我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在學校教務處、后勤處等多部門支持下,建造了一個以學生為活動主體的“新能源創新實踐基地”。本平臺的落成可實現以下主要功能:
(1)作為一個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互補的新能源系統應用典型示范工程,展示我校新能源專業、新能源科研的形象;同時作為清潔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與建筑節能的典型示范。
(2)為我校“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和“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提供一個專業實驗平臺,同時帶動相關專業發展,培養和提升我校師生新能源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
(3)本平臺是兩套系統融為一體:一套是太陽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與儲能電池融合的新能源發電系統——“風光儲互補新能源系統”;另一套是新能源發電為建筑提供電力與建筑節能融合——“零能耗建筑實驗示范中心”。
(4)本平臺以骨干教師為指導,學生參與為主要途徑,可進行設計、安裝、調試、對比實驗、實時采集數據、綜合評價與預測等多種功能的探索性實驗,為新能源興趣愛好者提供一個綜合創新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