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9月6日訊(通訊員 劉飄逸)“實驗平臺搭建得怎么樣了?”“仿真實驗的結果下午可以出來嗎?”……暑假,本是大學校園里最安靜的時候,長沙理工大學工科一號樓B405卻是一派忙碌景象,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汽機學院”)尹來容老師正和他的研究生們熱火朝天地討論著工作室最近的研究課題。
“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學改革的探索者,科研攻關的排頭兵,最忙的時候用‘997’來形容也不夸張。”這是同事和學生眼中的尹來容。從2011年進入長理工作至今,整整十年,尹來容把絕大部分時間獻給了自己熱愛的三尺講臺和實驗室,以匠心、恒心、愛心詮釋著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與熱愛。
△尹來容(圖中左三)為學生講解模型。
將匠心融入教書育人
尹來容負責主講的《機械原理》和《機械設計》是機械類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為了上好這兩門課,他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廣受學生歡迎。
“尹老師的課堂氛圍輕松有趣,他講課條理清晰、深入淺出,總能將復雜的知識點厘清理順?!逼麢C學院17級本科生黃靜說。
每節課的前五分鐘,尹來容會把當堂課的知識點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在課件上呈現出來,給大家搭建好知識框架,再進行深入講解,“這些專業理論就好像刻在了尹老師的大腦中一樣,他對任何知識點都是信手拈來?!?/p>
對教學內容駕輕就熟,建立在尹來容扎實的備課基礎上。為了提升教學質量,他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于靖軍教授合作編寫《機械原理》教材,開發了配套的多媒體課件、理論習題集、工程項目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等教輔資源,還采用虛擬仿真技術應用于課程教材,實現機構虛擬運動仿真,并開發相關教具;為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他與自己的導師、北京科技大學韓建友教授合作研發機構搭接軟件平臺,實現了機構搭接實驗的虛擬仿真與運動分析……
尹來容認為:“教學促進科研,科研反哺教學。把課上好,始終是一名教師最基礎、最重要的工作?!痹谒I銜的課程團隊努力下,《機械原理》在今年被認定為湖南省一流線下課程。
隨著制造行業的快速發展,市場對理論基礎扎實、綜合實踐能力強、能夠綜合運用多學科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的復合型人才需求不斷增大。尹來容意識到傳統人才培養模式逐漸難以滿足企業和行業需求。2015年,他率先在學院開展CDIO實驗班教學工作,即通過“Conceive(構思)—Design(設計)—Implement(實施)—Operate(運作)”模式,根據學生的興趣取向及個人所長,組建不同學科交叉的導師和學生團隊,經過多輪實踐,逐漸形成了“創新設計—制作實物—參與競賽/項目立項—發明專利/論文—本科畢業設計實物展”的大學四年全覆蓋培養模式。
通過持續的課程建設和改革,汽機學院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創新創業思維和實踐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顯著提高。僅在2020年,尹來容負責的《機械原理》課程團隊就指導本科生獲機械類學科競賽國家級獎項4項、省級一等獎4項,獲本科生第一作者發明專利授權5項。
“尹老師在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上始終精益求精,他將一名教師的匠心融入了教書育人的每一個環節。”汽機學院院長杜榮華說。
以恒心堅守科創一線
“傳統的自卸舶外伸固定式輸送裝備工作效率低,可靠性與適用性差,對航行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甚至引發災難性事故,而我們研發的超長重載智能收放輸送裝備可以從源頭上遏制這個問題?!惫ぷ魇依?,尹來容興奮地向新加入“特種裝備現代設計技術”研究團隊的成員介紹著團隊的研究成果。“一提起科研,尹老師總是特別有活力、有干勁。”團隊成員、汽機學院2019級研究生張楷源說。
重載機械裝備的研發工作復雜而繁瑣,從技術可行性分析到成本核算,從產品整體結構設計到零部件選型,需要大量反復的制圖、論證、調試、修改,一個項目從立項研發到實驗驗證,到最終的投放市場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跨度。但尹來容卻對科研領域的攻堅克難樂此不疲,他總是對學生們說:“只要你有恒心、有毅力,功不唐捐。”
他主持的“自卸舶超長重載輸送裝備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就歷經了將近十年的艱苦攻關。項目研發的國內首臺自動折疊翻轉式、自適應整體翻轉式自卸舶輸送機,全面替代了國內傳統外伸固定式輸送裝備與進口設備,并大量出口至東南亞水運市場,創造了顯著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先后被國家交通運輸部網站、中國水運報、中國交通報等多家媒體報道,并獲得了2018年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在尹老師身上,我學到的最重要的品質就是勤奮、專注、堅持。”張楷源說,在尹來容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的感染下,整個“特種裝備現代設計技術”研究團隊的師生都樂于做研究、樂于解難題,將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風發揚得淋漓盡致。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湖南省百項重點專利項目等省部級課題8項,中鐵五局集團等企業橫向課題10余項,發表高水平論文2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美國發明專利3項,實施轉化發明專利5項,入選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長沙市杰出創新青年、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尹來容始終堅持把科研成果植根于祖國大地,服務于湖南省“三高四新”等重大戰略需求,取得了豐碩成果,也帶來了眾多榮譽。但當別人提起這些時,他卻十分淡然:“我只是建設科技強國事業中的一顆螺絲釘,惟有專注科研、勇攀高峰,才能發揮好自己應有的作用?!?/p>
用愛心照亮學生精彩人生
在尹來容辦公室的墻上,顯眼地掛著一幅手工編織成的金牛送福圖,這是尹來容的研究生們送給他從教十周年的自制禮物,“在我們心中尹老師就是‘俯首甘為孺子?!瞰I精神的代表,今年也恰好是牛年,我們希望通過這份禮物表達我們對老師的祝福?!逼麢C學院20級研究生燕盈萍說。
“幽默”“風趣”“滿滿正能量”是尹來容的學生們形容他的高頻詞。他連續8年擔任班主任工作,在課后經常帶領學生們一起打籃球、聚餐,傾聽他們的心事與煩惱,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是學生們心中的“大朋友”“大家長”。
汽機學院2015級畢業生徐彪彪是尹來容帶的第一屆學生,本科期間參與了尹來容承擔的自卸舶散料輸送裝備開發工作,現在已成長為中鐵五新公司研發四所所長。提起恩師,他的話語間滿是感激:“尹老師對我們的關愛滲透到了我們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我們班畢業到現在,每年教師節都會有十幾位同學約好去尹老師家拜訪他,他也會下廚做大餐給我們吃,了解我們最新的工作動態,為我們遇到的難題出謀劃策。”
“從剛入學的學科競賽‘小白’到現在逐步開始帶隊做學科競賽負責人,我的成長和尹老師的悉心教導是分不開的?!逼麢C學院2019級研究生王金行說。現在已經是汽機學院輔導員的他,在去年帶領10余名本科生取得了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湖南省一等獎2項和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全國二等獎2項,制作競賽實物樣機3臺套,指導本科生第一作者申報發明專利4項。
王金行從大一入校便在尹來容的班級學習,本科期間在尹來容指導下,設計了折疊和翻轉型車載散料輸送裝備?!懊慨斘覀円驗榉桨赋霈F問題而碰壁氣餒的時候,尹老師總會適時出現,幫助我們重新查找文獻、查閱標準、修訂方案和細節,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地解決出現的問題,最后完成方案的制定、裝備的建模和專利的撰寫??梢哉f,他就是我們心中的一道光?!?/p>
而在尹來容看來,學生們在各自廣闊的天地中大展拳腳、實現個人價值,同樣是他理想的延續,“能夠指引學生們將人生過得精彩、充實,為建設祖國、服務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是最讓我有成就感的事。”
[責編:劉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