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4月1日下午,河海大學辛沛教授應邀到訪,圍繞全國水利工程學科發展現狀、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以及河海大學的探索與實踐等內容,給水利學院教師開展了一場高水準的學科建設講座。
講座伊始,辛沛教授深入剖析了全國水利工程學科的發展現狀。他認為,目前我國水利高等教育的規模、結構、質量、效益更加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提升,辦學層次不斷提高,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規模不斷擴大,在體制機制、規模層次、育人成果、科技貢獻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有力促進了行業進步及高教發展。
在新形勢下,水利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辛沛教授認為目前全球水資源短缺形勢依然嚴峻,我國治水思路轉變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水利行業、水利學科要與新質生產力有機結合,促進水利新質生產力不斷增強和轉型躍升。面對新機遇,水利類高校要精準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回應行業需求,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以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著眼提高創新能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水利學科未來要朝著大科學交叉、多尺度融合、新平臺建設、新格局育人、寬視野協同等方向發展。
河海大學作為水利領域的佼佼者,在學科建設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辛沛教授從優化學科布局、加強拔尖人才培養、優化科研組織范式、提升社會服務能力、深化對外合作交流等方面介紹了河海大學在水利學科建設過程中探索與實踐。
講座結束后,現場教師就學科建設過程中的具體問題與辛沛教授展開了深入交流。大家紛紛表示,此次講座內容豐富、分析透徹,對學校水利工程學科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未來,水利學院將以此次講座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對水利工程學科建設的認識,借鑒先進經驗,推動學科在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為水利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報告人簡介:辛沛,教授,博導,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江蘇省政協委員,河海大學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資源環境專門委員會委員。2002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2004年獲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碩士學位;2009年獲河海大學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專業博士學位。2008至2013年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從事科學研究工作,2014年起任河海大學教授。主要從事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濱海水動力及生態地貌、孔隙水流動及物質傳輸。擔任《Water Resources Research》副主編,《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等編委。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面上等項目10余項。在《Reviews of Geophysics》《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Water Resources Research》《水科學進展》等期刊發表論文90余篇。曾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江蘇省“雙創計劃”人才、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二層次等。研究成果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1)。(文/唐棟 圖/肖翠 一審/肖翠 二審/唐棟 三審/陳杰)
上一條:卓越工程師學院黨委書記楊晨為我院做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解讀與參賽經驗分享
下一條: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鄧安軍教高到我院做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