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1日-9月2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西南河流源區徑流變化和適應性利用”重大研究計劃2016年度項目啟動會暨第二屆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舉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領導、重大研究計劃指導專家組和管理工作組以及特邀專家、2016年獲批重點項目和培育項目負責人共60多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長沙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承辦,我??茖W研究部與水利學院承擔了會務工作。
9月22日上午8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計劃的專家組組長胡春宏院士和水利學科主任李萬紅教授主持召開本次學術研討會,專家組成員胡春宏院士、張建云院士、王超院士、鄭春苗教授、倪廣恒教授、特邀專家黃光明教授和校長賴明勇教授分別主持分組會議。重點支持項目匯報第一場會議,由胡春宏院士作為主持,倪晉仁院士等6人重點項目負責人對雅魯藏布江、西南河流源區及高寒區的全物質通量、水文過程及演變機理、數據服務平臺開發、多元示蹤和水文模型耦合等相關主題。重點支持項目匯報第二場會議由鄭春苗教授主持,孫志林教授等6位重點項目負責人對水沙變化、生物源物質、水電梯級開發對出境影響、供水-發電-環境互饋關系等主題進行匯報,和提問討論。
重點支持項目匯報結束后,緊接著展開了19個培育項目討論會,該討論會按照研究方向分為水文、水環境和水資源組三個分會場,各分會場在各位院士專家的組織下有序進行。專家組專家要求各位年輕研究者明確科研目的及內容,緊緊圍繞本次重大研究項目內容,為本項目提供更多可用有用的科研成果。
本次重大計劃項目啟動會和學術研討會中,由我校蔣昌波教授作為負責人的培育項目“徑流變化下長江源復雜辮狀河道形態動力過程的模擬方法研究”,和水利學院李志威博士作為合作單位負責人的重點項目“供水-發電-環境相互作用關系的自適應建模與非平衡相變條件”(與武漢大學合作)參加了項目啟動會的匯報。本次會議促進了我校水利科研人員與國內其它科研機構的深入交流,提升了我校水利學科的知名度,對促進水利學科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文/李志威、游宇馳 圖/陳坤、游宇馳 編輯/院黨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