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8
3月16日,水利學院研究生在長沙市天心濱江公園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通過水質檢測體驗、水法知識競答、江灘清理等專業實踐活動,為第三十八屆“中國水周”注入青春動能。
“這個機器能看出河流得病了嗎?”在“小小河長”水質檢測體驗區,我校志愿者市政工程專碩2302班嚴蓉手持濁度儀向好奇的小女孩解釋:“這些數據就像湘江的體檢報告,只有及時發現問題,才能開出治理良方。”隨著數據跳動,小朋友驚呼:“原來江水也是活的,水也會呼吸!”志愿者們手持PH試紙、濁度儀穿梭在現場,手把手教導取樣規范,現場家長感慨:“你們真是用心了,孩子學到了很多課外知識,希望孩子向你們學習,未來也能為保護母親河出一份力。”
“洗車應該用循環水!”“淘米水可以澆花!”“媽媽錯啦!洗菜水應該澆花而不是直接倒掉。”湘江邊上童聲此起彼伏,志愿者們精心設置了《節約用水條例》《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范》知識問答,將晦澀法條化作趣味互動,開展行之有效的節水護水法律科普。“原來節水不僅是美德,更是法律要求!”市民劉女士在普法科普區發出感嘆。現場的市民帶著孩子和志愿者們紛紛在“一河青波映綠意·世界水日同行動”橫幅上簽名,一位家長帶著女兒邊簽名邊說:“這次科普既能節約用水,又能學習法律知識,對孩子養成守法和節約習慣很有幫助。”
江灘清理現場,志愿者與市民組成的“清灘聯盟”分類清運垃圾。一名小男孩緊握掃把久久不肯離去:“我要當‘小河長’,讓河水清清,魚兒多多!”我校水利工程專碩2303班張瀟表示:“我們把專業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搬到母親河畔,就是要讓生態文明薪火相傳,把生態保護理念扎根在孩子們心里。”
據悉,本次活動由天心區團委聯合六家單位發起,創新采用“專業實踐+親子教育”模式。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普及節水知識,構建“大手牽小手”的生態保護圈,以實際行動踐行“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我國水安全”的中國水周主題。
(文/李永睿 王祎 徐金鋒 圖/王曉文 一審/李永睿 二審/劉燦 三審/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