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3
春風催新綠,志愿暖人心,為傳承發揚志愿服務精神,發揮榜樣引領作用。2025年3月,水利學院組織研究生開展“學雷鋒”系列實踐活動,以青春行動彰顯新時代水利學子的責任擔當,在校園內外掀起“人人爭當雷鋒”的熱潮。
3月22日,水利學院研究生第二黨支部黨員走進長沙市豹子嶺江景公園,開展“撫育管護”植樹節專項活動。“每澆一桶水,都是為城市添一份生機。”十余名黨員手持工具,分工協作——修剪喬灌木枯枝、松土施肥、清理雜草,汗水浸透衣衫,學生黨員們仍干勁十足。經過兩小時奮戰,近百株植被煥發新顏,學生黨員還在樹干系上“節水護水”倡議卡,將生態理念融入實踐。
“一句耐心解答,或許就能化解群眾的焦慮。”在天心區政務服務中心一樓辦事窗口,項良玉穿梭在人群間,面對老人醫保查詢、新手媽媽生育津貼辦理等需求,她始終按照“多說一句、多走一步”的服務方式來辦理。“很多爺爺奶奶不會操作自助機,我陪他們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收獲的道謝和笑臉讓我真切感受到服務人民群眾的快樂和滿足。”擦著汗水的項良玉笑道,從打印材料到精準取號,這位水利學子將志愿精神融入服務,讓政務大廳涌動著青春溫度。
活動期間,多支志愿小隊化身“工位管家”在新能源大樓1棟3樓及水利館2樓同步開展工作:于孟丹、李彥、陳雨希、王雷竹小組深度清潔40余個工位。“鍵盤縫隙的灰塵最難清理,但看到煥然一新的桌面,一切都值得。”水文學碩2401班陳雨希感慨。團隊還回收30公斤可循環廢紙,讓環保理念落到實處;劉融玄、謝金璽展開“地毯式”安全隱患排查,擦拭頑固膠痕,修復松動桌椅,“每張平整的課桌都是對學習的尊重。”劉融玄扶正顯示器時感慨。龍彩欣、項良玉、王靖雯小組則深入新能源大樓實驗室,嚴格執行“桌面無雜物、地面無灰塵、設備無污漬”的清潔標準,水利青年們以專業與熱忱提升校園公共區域使用效率,師生反饋“仿佛置身新空間”。
此次系列實踐覆蓋生態保護、社區服務、校園清理等多維度,將抽象的志愿服務概念化為躬身服務的生動瞬間,水利青年在實踐中深化了對雷鋒精神的理解,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文/李永睿 羅慧東 徐金鋒 圖/項良玉 一審/王祎 二審/劉燦 三審/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