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教學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明確教師承擔各項教學任務的職責,發揮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教師隊伍的建設,進一步穩定教學秩序,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每個教師都必須做到:
1.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2.積極承擔教學任務,有較強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
3.刻苦鉆研學科領域的知識和技術,力求精益求精,不斷提高學術水平。
4.認真學習和研究教育科學,努力掌握教育規律,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5.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對學生嚴格要求、嚴格管理。
6.完成學院規定的教學工作量。
第二章 教師的教學職責和權力
第三條 實行課程教學主講教師責任制。主講教師的主要職責是:
1.負責選用符合本課程教學大綱要求的高質量、有特色的教材及教學參考資料。
2.負責本課程的主講、輔導、答疑、批改作業、考核等環節的組織實施與質量管理。
3.負責課堂紀律的管理,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
4.定期或不定期向所教班級的班主任或班級所在院(系)的有關負責人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
第四條 教師在教學中擁有以下權利;
1.對學生進行組織管理和指導,行使主導權。
2.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授課對象的具體情況,對教材的選用提出初步意見。
3.合理組織、精選教學內容,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制訂授課計劃。
4.對學生的考核成績有評定權,但教研室、院教學主管部門有權復查。
5.有權提出教學改革實驗方案,經教研室、院批準后試行。
6.有權對教學評估和有關教學方面的獎懲結果提出異議或申訴。
第三章 教學紀律
第五條 教師執教期間,要堅守崗位,自覺遵守教學紀律。
1.任何人不得擅自停課、缺課、調課、請人代課。
如遇特殊情況需請假(包括出差)者,應事先作好教學安排,井填寫《調課申請單》、請假在一周之內由院主管教學負責人批準.一周以上須經院主管教學負責人簽署意見后報教務處長批準.經批準后將調課通知單交教務科備案.
2.嚴格遵守上課時間,不得遲到、早退,凡遲到、早退五分鐘以上者,作教學責任事故追究。
3.所有承擔教學任務的教師,必須按各教學環節和要求履行職責,由于失職造成的事故,將追究事故責任。
4.每個教師都要服從院、教研室的工作分配與安排,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完成規定的教學工作量。
第四章 教學計劃
第六條 各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學期教學計劃和課程教學大綱是培養人才和組織教學的基本依據,必須嚴格執行,任何個人不得擅自更改,因故確需更改者,須提出申請報告經教研室主任、教學院長簽字后,報教務處審核批準。
第七條 教材的選用
教材的選用,由該課程主講教師提出,經教研室主任審核、教學院長批準,列入學期教學計劃,由教材科訂購。
第八條 新開課課程必須填寫《長沙理工大學新開設課程申請表》,連同有關教學文件(教學大綱、教材、參考書、教輔資料等)交學院審核,經教務處批準后列入教學計劃。
第九條 新上課教師應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國家規定的相應的教師資格。
2.按照教學大綱的規定,全面熟練地掌握了所開課程的基本內容,并寫出教案。
3.試講并獲得試講答辯小組通過。
第十條 凡屬于下列情況之一者,不應擔任主講任務:
1.青年教師未參加崗前培訓,或參加崗前培訓成績不合格者;
2.對已開設課程未輔導過、或雖輔導過.但效果不好,尚不具備講課能力者;
3.對實驗內容較多的課程,不能指導實驗或實驗技能較差者;
4.對已開課程把握不住基本講授內容或講授效果差又無改進者;
5.對所開設內容未能掌握,缺乏準備者。
第五章 教學過程
第十一條 備課
1.課前要了解授課對象的特點.調查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研究本課程在全程教學方案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務,處理好本課程與先行課后續課的銜接關系。
2.認真撰寫教案、講稿、編排授課計劃。備課應按教學大綱的要求,合理組織教學內容,根據各章節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力求做到教學內容與方法的優化組合。
3.做好教學模型、掛圖、教具、演示實驗或多媒體課件等準備工作。
第十二條 課堂講授
1.課堂講授是教學過程的基本形式和中心環節。教師講課要按照教學大綱的規定,保證講授內容的思想性、科學性。全面把握課程的深度、廣度、講清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要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重視能力和素質的培養。
2.在保證達到教學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師可根據需要引導學生正確吸取本學科的最新成果,培養學生的初步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
3.課堂講授要講究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藝術水平,提倡啟發式,積極運用直觀教具和現代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著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師既要管教,又要管導,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要嚴格要求學生,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課堂考勤,保證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
5.重視講課效果信息反饋,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講課進度與講授方法.教學相長、協調一致。
6.要盡可能用普通話講授,表達要準確、簡練、生動,講究板書藝術和文字規范化,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教學。
第十三條 習題課
l.習題課是主講教師培養學生運用知識于實際,并且逐步將知識轉化為解題技能的一種課堂教學形式。
2.配合課程講授的要求,制定出每次習題課的內容和教學方法。
3.精選出數量適宜,難易適度的具有綜合性、典型性、啟發性的題目,講練結合,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第十四條 輔導答疑
輔導答疑是課堂講授的重要補充,是幫助學生解決疑難、改進學習方法、啟發學生思考、實行因材施教原則的重要教學環節。輔導答疑要有答疑計劃,有答疑記錄。輔導答疑可以個別答疑、集體輔導或網上答疑等多種形式進行。
第十五條 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是在教師主持下,以學生活動為主的教學形式。
1.要結合課程實際,擬出有認識價值的論題,論題應當是本門課程的基本理論的重點和關鍵性問題,要有啟發性、難易適度。
2.巧妙地掌握學生的討論,啟迪學生思維,活躍學生思維,鼓勵學生有創造性的發言,不可放任自流。
3.作好討論總結和講評。
第十六條 作業
作業是課堂講授的重要補充,是檢查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之一,作業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1.每個任課教師都有批改作業的義務與責任。
2.任課教師要按照課程的要求布置份量適當的課外作業,明確作業次數及交作業的時間。
3.任課教師應按時批改作業,批改作業量》1/2,以便及時了解情況,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
4.對于學生自行增做的作業,應予鼓勵,盡可能要認真細致給予批改。
5.批改作業要認真仔細,指出作業中的優點和錯誤之,對潦草、馬虎、不符合要求的作業應退回給學生令其重做。
6.教師對學生完成作業的數量和質量要做好書面記載,并按一定比例(一般為20%—30%)記入學生本課程平時成績。對作業量不足全學期作業總量三分之一以上的學生,教師有權取消其考試資格。
7.任課教師如果配有助教,任課教師要制定助教批改作業的計劃,任課教師要定期檢查助教批改作業的情況。
第十六條 實驗
實驗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實驗手段,觀察自然現象的運動變化,獲得感性認識,加深理解所學知識或擴大知識領域進行基本技能訓練的一種重要教學形式。
1.指導教師應嚴格按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實驗教學,不得隨意減少實驗項目或實驗內容,積極改革實驗內容和方法,盡可能增開三性(創造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
2.指導教師應提前作好實驗準備,認真分析所有實驗項目,親自試做,分析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及時采取措施,保證實驗課的順利進行。
3.在指導學生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嚴肅的科學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團結協作精神,培養學生正確使用計算機及相關軟件、分析實驗結果、撰寫實驗報告的能力,并認真批改實驗報告。
4.對學生要嚴格考勤,凡無故缺席者。按曠課論處,并令其補做.情節嚴重者應取消該課程考試資格,令其重修。
5.應根據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實驗報告的質量,綜合評定學生實驗課的成績。
第十八條 實習
教學實習、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是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的重要途徑,是使學生獲得實際知識,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環節,是教學計劃的有機組成部分,必須按計劃嚴格執行。實習分集中實習和分散實習兩種。
1.指導實習是教師的基本職責,教師應主動承擔指導任務。
2.實習前,教師應提前赴接受實習單位了解和熟悉情況,制訂具體的實施計劃并爭取接受單位的支持,落實實習安排,指導學生做好實習前的準備工作。
3.實習期間,教師要以身作則,精心指導,嚴格要求學生,要全面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和安全。
4.實習結束時,教師要主動會同實習單位認真做好學生實習的總結、鑒定和成績評定工作,及時做出書面總結報告,交學院、教務處存檔。
第六章 成績考核
第十九條 考核是督促學生全面系統地復習掌握所學課程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檢查學生學習質量和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教學計劃內的所有課程均須進行考核,考核方式分為考試和考查。
第二十條 課程講授結束后,任課教師要認真做好復習考試的準備工作,對學生進行考試目的、考場紀律的教育;教師應組織學生對本課程所學內容進行系統復習,并解答學生學習中的問題,以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復習輔導答疑過程中,教師不得指定復習范圍,向學生暗示、泄露試題內容,違者以教學事故論處。
第二十一條 命題
1.公共課、基礎課考試命題將逐步采用試題庫組卷,尚未建立試題庫的公共課、基礎課考試應由課程歸口教研室組織統一命題。
2.命題應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綜合考慮知識覆蓋面、難度、題型、份量(每門課程一般以二小時為宜)等指標。每門課程的考試應同時命A、B、C三套試題及答案,其份量和難度大體相當,所有試卷須經教研室主任、教學院長審定,并簽字。
3.試題在使用前為密件,命題、制卷全過程都必須嚴格遵守保密制度,試卷泄密視為教學事故,將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第二十二條 評卷
1.教研室組織命題,實行教、考、評、登、監五分離。
2.考試課程采用百分制,考查課程和教學實習、實驗課、課程設計、畢業論文等采用五級記分制:優,良,中,及格,不及格。
3.教研室組織集體評卷、流水作業、分工負責,評卷時,要嚴格遵守評分標準及細則,認真仔細地判分。
4.評卷后,主講教師要仔細填錄《學生成績登記表》一式兩份,并簽具教師姓名,在考試結束后三天內交學院教務辦公室,并上網登錄。
5.考試成績一經評卷教師登錄,除教研室主任、院教學院長和教務處有權對教師的評卷進行抽查或復查外,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
第七章 課程設計
第二十三條 課程設計是對學生進行專業基本訓練的重要環節。它有利于培養學生
運用有關課程的理論知識和技術知識解決工程或社會實際問題,使學生初步建立正確的設計思想和方法,進一步提高計算技能、查閱文獻資料的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1.教研室負責制定課程設計的計劃。
2.課程設計的選題應保證達到教學要求,深度和工作量要適當,以使絕大多數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能順利地完成任務。
3.指導教師必須熟練地掌握課程設計的要求,并做好必要的資料準備。
4.指導教師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同時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每個學生獨立地完成任務,得到課程設計撰寫方法的初步訓練。
5.課程設計完成后,指導教師應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評定成績,學生的成績應在課程設計結束后一周內報學院教務辦公室備案。
6.教研室負責書寫課程設計總結。
第八章 畢業論文
第二十四條 畢業論文是本科學生教學計劃中最后的綜合性教學環節,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全面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間題的能力。通過畢業論文,提高學生的調查研究、查閱文獻和收集資料、理論分析、制定方案、研究分析、撰寫科研論文的能力。
第二十五條 畢業論文課題由教師擬出,經學院畢業論文工作小組審定后公布,學生自主選題。選題確定后原則上不得隨意更改。
畢業論文的選題應遵循下列原則:
1.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及基本業務要求。
2.力求理論聯系實際,結合社會實踐、生產實際中的問題。
3.難度適中,并預計可在規定時間內取得成果或階段性成果。
4.使學生能夠全面運用基本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在完成過程中能全面訓練其科學研究與設計的方法。
第二十六條 畢業論文應由教學水平較高、科研能力較強的中、高級職務教師擔任指導教師,助教不得單獨指導畢業論文,一般每位指導教師以指導六名學生為宜。
指導教師的指導任務是:提出論文應達到的目的與要求,介紹主要參考文獻,制訂論文完成的計劃和任務書,檢查督促學生完成的進度或工作的質量,并給子及時的指導幫助,指導修改論文初稿,審閱畢業論文,參加畢業論文小組答辯。
在指導方法上,應以啟發引導為主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的創新精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業務指導的同時,要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研究的精神和態度。
第二十七條 答辯與成績評定
1.畢業論文完成后,由指導教師進行初評,指導教師在認真審閱的基礎上,要根據學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論文質量等寫出評語,提出初評意見。
2.學生畢業論文必須經過答辯。答辯由論文答辯小組組長主持,答辯小組由包括指導教師在內的三位以上教師組成,畢業論文成績評定按優、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級計分制,優良率不超過50%。
第二十八條 畢業論文資料的保存
學生的畢業論文資料應該在答辯后交學院教務辦保存。學生畢業后,如需參閱自己的論文資料,可憑單位介紹信向學院聯系復制。
第九章 教學工作考核、獎勵與懲處
第三十條 考核教師教學工作要以教師的基本職責、教學態度、教學能力、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為內容,著重考核師德表現、業務水平和工作實績,以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第三十一條 學院在教學方面實行優秀教學成果、優秀教材、優質課等獎勵制度,對教師在教書育人、教學改革、教學建設、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教學研究和教材建設等方面取得的優秀成果予以獎勵,作為職稱評定與職務聘任和年審的重要依據,同時將擇優推薦審報省級,國家級獎勵。
第三十二條 經教學檢查,課程評估,學生與同行教師反映教學效果極差的任課教師,必須限期改進教學,逾期不改進者暫停其上課資格。
第三十三條 對教師的鑒定,業務考核,獎勵,處分等均記入教師本人的業務檔案。
第九章 教學檢查
第三十四條 教學質量管理是一種全過程的管理,貫穿于從學生進校到畢業的整個教育過程,教學檢查則是教學質量管理的一個必要的監控手段。
一、常規教學檢查
(一)教學管理檢查
教學管理檢查重點檢查教學準備工作、教學過程、教學手段、教學文件和資料、教學能力、教學方法、職業道德、學習風氣等。
(二)聽課
聽課是了解課堂教學信息、檢查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學院領導應該經常深入課堂聽課,教師應該開展互相聽課,以便相互提高。
二、教學質量考核
(一)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質量考核體系,采用以班為單位評價、網上評價的方式對任課教師進行測評,結果作為考核教師的參考依據。
(二)專家考核采用學校督導組、學院督導組兩種形式以隨機調查(包括聽課、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等)的方式進行。
(三)建立信息員反饋制度,定期以書面材料的形式予以反饋。
三、教學目標管理工作評估
學院根據學校目標管理工作評估指標體系,每個學期都將進行一次教學目標管理工作評估。
本條例適用于從事研究生教學、普通本專科教學、二級學院教學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