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今年是九一八事變90周年,為引領新生銘記歷史,不忘國恥,警示未來,9月18日,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在金盆嶺校區西田徑場組織了2021級新生開展了抗戰故事宣講、抗日戰爭知識互動搶答等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自助宣講,弘揚抗戰精神
新生自助擔任宣講員,在軍訓休息的間隙口述抗戰老兵的故事,將抗戰老兵的精神帶到了軍訓場上。
來自土木2101班的宋昱欣分享的是青年抗敵決死第一縱隊新57團老兵賀興茂“八年抗戰在太行”的故事。“食物是紅高粱面煮餅,而且艱苦的時候只有四兩,其余大量靠樹皮、草根補充饑飽。沒有鞋,他就在戰斗之余的閑暇自打草鞋。面對這樣惡劣的生活條件,賀興茂沒有半點退縮,而是選擇堅持抗戰,這一堅持,就是八年。”宋昱欣激動地說道。新生們更加體會到“累不累,想想紅軍二萬五,苦不苦,想想革命老前輩”這句話的含義,也更加堅定了堅持訓練的意志。

來自橋卓2101班的崔夏昕講述的是常德保衛戰中第57師炮兵團副官李鳳林終身守護犧牲戰友的故事。“抗戰勝利后,李鳳林原本應該回到東北老家,那里還有他思念多年的父母兄弟,但他毅然選擇了留在常德,留在死去的兄弟們身邊。這一留,就是一生。”崔夏昕分享道。

來自智建2101班的李賽介紹的則是楊潤田“腦部重傷不下火線”的英雄事跡。新生趙陽感慨道,“重傷不下火線的楊田潤,跟著包森打鬼子的馬如鳳、舍命炸調堡的李文春、平谷第一個女八路陳杰英、護衛國旗的烈士邢起.....這些抗戰英雄,譜寫了一首首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壯麗史詩。我們新時代青年當傳承紅色基因,學習、致敬、弘揚老兵抗戰精神。”
以賽促行,厚植愛國情懷
為了引領新生重溫血與火的悲壯歷史,更加深刻認識到抗日戰爭勝利的深遠意義。該院開展抗戰歷史知識搶答小互動活動,活動由年級輔導員鄧文杰主持,搶答題目包含了八年抗戰期間的各項歷史知識和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重大的決策部署。
“1935年1月的什么會議確定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這次會議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開始走向成熟。”鄧文杰剛念完題目,土木2105班新生李翔胸有成竹地回答是遵義會議。“戰斗在白山黑水之間的東北抗聯女英雄給兒子留下的遺書里的一段話“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她的名字叫什么”鄧文杰的話音還沒落,地空2102班童怡則回答出正確的答案——趙一曼。童怡還簡單介紹了趙一曼的愛國事跡。新生們踴躍參與,應答如流。

學院還組織了“致敬歷史,抗戰知識接龍”活動。新生們自發的在年級qq群接龍,發布一個自己整理編輯的抗戰故事和知識或者分享自己的心得。還有些班級則開啟了紅歌歌詞接龍活動。這樣的分享形式多樣且有趣,也幫助新生們開拓了知識面,厚植愛國情懷。
此外,學院還組織了莊嚴肅穆的默哀儀式,以此來提醒大家保持歷史的痛感,也激勵大家從歷史中汲取力量,珍惜和平,開創未來。
活動后,該院2021級612名新生齊聲發出“強國需要棟梁,棟梁出自青年,青年就是我們。吾輩當自強,愿我們以史為鑒,勿忘國恥,為了祖國更加的強大而美好的明天努力奮斗!”的最強音。
(文/劉文成、鄧文杰,圖/趙希成,審核/黃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