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講座環節
12月15日晚,長沙理工大學土木與建筑學院建筑系系主任許建和博士在建筑藝術樓A區5樓展廳做了主題為”傳統村落現態與思考”的講座。







講座圍繞傳統村落現狀與問題,傳統村落研究目的,傳統村落研究步驟和具體案例四部分展開。
在傳統村落現狀這部分中,許建和老師給出了中國傳統村落的具體數量。并分析了傳統村落與各個層面的關系。其中,包括村落與城市圈的關系:傳統村落與城市化快速發展區域顯著負相關,絕大多數遠離城市化快速發展的區域或位于其邊緣。傳統村落與GDP分布的關系:傳統村落大部分位于收入中等及偏下水平地區。傳統村落與民族分布的關系:云南以及廣西、貴州、湖南、湖北和四川五省交接地區的少數民族聚集區。 傳統村落與人口分布的關系:大部分村落位于人口中等及稍偏少地區中等密度人口更利于村落的平衡發展,人口密度較低地區人口流失嚴重,不利于村落持續發展,反之人口較多則更新快,促使傳統村落劇烈變化。


繼而,許建和老師指出傳統村落存在的諸多的問題:傳統建筑難以滿足村民需要,大量的傳統建筑閑置廢棄;傳統文化失去活態,傳統生活方式和文化逐漸褪色;歷史性老化導致破敗、生活環境較差,大量村民外出導致空心村現象,加速了傳統村落的凋敝和損毀;發展能力不足等。

對于如何解決傳統村落的問題,許建和老師強調要盡快摸清傳統村落的基本情況,挖掘傳統村落在營造方面的“生態智慧”,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從歷史文化傳承,生態安全保障,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著手,為傳統村落注入活力,尋找新出路。

許建和老師指出:實現傳統村落整體的、真實的、可持續的保護與活態傳承;提出改善村落人居環境、發展村落經濟文化的可行手段與措施是傳統村落研究的主要目的。

在傳統村落的研究步驟部分中,老師以大汖村、陽爛村、高椅村、廣西榮地村為例,向我們介紹了村落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村落選址與自然景觀環境;村落傳統格局與整體風貌;傳統建筑;歷史環境要素;文獻;村域相關資源等。并強調對傳統村落有保護價值的資源進行系統而詳盡的調查,通過資源目錄、資源位置標定、資源圖檔的形式對村落傳統資源加以定義和描述,并建立傳統村落檔案,這是傳統村落研究工作的基礎。

在村落傳統資源調查的基礎上,綜合分析村落的特征、明確其載體,這些特征及載體正是需要著重研究的對象。同時,許建和老師認為應分析這些特征及其載體的綜合價值及其面臨的主要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措施,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此過程中,許老師向大家講解了傳統建筑特征分析,建筑材料工藝分析,裝飾分析等相關的綜合分析。并闡述了傳統村落所具有的歷史、科學、藝術以及社會價值。

案例部分中,許建和老師以桃源坪村為例,詳細向我們介紹了該村的現狀,和村莊建設規劃。

2交流環節
大家就傳統村落面臨的問題和怎樣保護和發展傳統村落等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主講人和各位老師同學一起參與了討論,一一回答師生們的問題。





茶歇之中和之后,師生們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歡迎學院師生、朋友們、同行們關注我們的后續活動
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精彩不斷繼續
歡迎來聊天,歡迎來喝茶

理工建筑(CUST_Architecture)
風雨無阻,連接長理建筑學子和關注建筑的人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理工建筑聊天室,我們將不斷推送相關活動信息
后勤團隊:林祎平 鄒偲康 王思雅 馬小娜 吳弘舟 等
攝影團隊:彭思宇 黃鐸 李磊
海報團隊: 閔理卉 李文 等
報道團隊:趙鈺 郭新宇
合作伙伴
凡益工作室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