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就業 > 就業信息 > 正文

就業信息

2020年漢語言文學專業招生信息

發布日期:2020年07月16日 來源: 作者:

     一、辦學歷史與成就

本專業具有悠久的歷史與優良的辦學傳統。1983年原長沙水利電力師范學院組建中文系,1984年招收首屆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漢語言文學專業是長沙水利電力師范學院(1994年更名為長沙電力學院)最早的兩個本科專業之一。2003年由原長沙電力學院、長沙交通學院等四所院校中文系及相關教研室合并組建成長沙理工大學中文系,并延續至今。在近四十年的辦學歷程中,漢語言文學專業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人文底蘊深厚、教風學風優良、器道兼修的歷史底色。迄今為止,本專業為國家經濟文化建設輸送了近三千名優秀人才。

                    二、專業平臺與師資

1.專業平臺

2019年,本專業成功入選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目前,我們正在全力謀劃,積極創建、申報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并具備了較強的競爭實力。本專業還擁有全國優秀社科普及基地、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培訓基地等省級平臺。

本專業依托的學科為校級重點建設學科,現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在中國詩歌(古代詩詞、新詩)、文獻學(古典文獻、現代文獻)、古代戲曲、漢語語法學、中外文學(化)交流等方面特色鮮明。近五年來,本學科的學術研究呈現出明顯的上升勢頭,高級別科研項目、學術論著明顯增多,共主持國家級課題15項,其他項目近30項;出版學術著作11種,發表論文近200篇,其中CSSCI來源期刊論文100余篇,《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論文近20篇。

2.師資隊伍

本專業擁有一支年齡、學緣、職稱、學歷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截止現在,共有在職教師3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6人,博士(含在讀博士)1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大多畢業于國內著名高校,如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教師隊伍包括湖南省政府參事1人,湖南省高校學科帶頭人1人,湖南省優秀青年社科專家1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2人,長沙理工大學“教學奉獻獎”1人。

      三、培養目標、課程設置與培養特色

1.培養目標

遵循“德育為先、知識為本、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瞄準經濟文化建設之所需,以扎實的文史根底和寫作能力為基礎,培養人格健全、人文底蘊深厚,擁有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專業寫作能力、審美能力、社會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經濟、文化、教育、出版、傳媒機構以及政府機關等企事業部門從事與漢語言文字運用相關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和行業精英

2.課程設置

本專業開設的課程除全校性的通識教育課以外,主要包括三大類群:

其一、專業必修課。這類課程旨在讓學生掌握漢語言文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其中的主干課程有: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寫作學基礎、美學原理等。

其二、專業選修課。此類課程是作為專業必修課的擴展性、高階性課程,進一步拓展學生專業視野,增強學生的人文底蘊。如:中國文化概論、中國經典古籍研讀、唐宋詞欣賞、中國現代文學名著研讀、外國文學經典研讀,等等。

其三,專業技能課。這類課程旨在提升學生口頭與文字表達及就業競爭力,著重針對當下中文人才的社會需求及未來發展趨勢而開設。相關課程有:口才學、現代策劃學、文秘與實務、社交禮儀、現代調查理論與方法、書法、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創意寫作、公文寫作、文秘能力實訓、專業寫作三十篇等特色實用型課程。此外,針對經濟社會的急劇轉型和人才需求的新趨勢,我們將以“新文科”建設為契機,多學科融合,積極開展中文專業信息化、現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改進、完善設置與當下職業需求相匹配的專業技能課。

3.培養特色

(1)以經典研讀為基礎、以扎實的寫作能力為核心的人才培養理念

本專業始終堅持經典研讀在人才培養中的基礎作用,致力于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研究性學習、創造性學習的技能,培養學生廣讀、熟讀、善讀的終身學習習慣。中文專業不一定培養作家,但一定要培養文字功底過硬、“善讀·善寫·善思”的專才。扎實的寫作功底始終是我們人才培養的壓艙石,始終是提升學生就業技能和職業發展的不二法門。為此,我們開設了基礎寫作、文秘能力實訓、專業寫作三十篇以及文獻綜述、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等貫穿大學四年的寫作課程,學生的寫作技能不斷提升,在湖南省大學生寫作競賽中屢獲佳績,近三年來,獲得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成為湖南省高校中文系獲獎成績最好的專業之一。

(2)以“云”文化建設為中心的育人環境

本專業圍繞文化育人中心,打造包含“湖湘大學堂·云鼎文化大講堂”、“云嶺傳媒大講壇”、《云影湖畔》雜志、云嶺創業策劃大賽等活動品牌在內的“云文化”。定期舉辦湖湘非遺進校園和“非遺匠心課堂”,邀請非遺傳承人現場教學。展現傳統文化藝術的深層魅力,啟迪中文學子的學與思、知與行。

(3)以“非遺”調研為抓手的社會實踐

本專業依托“人文素質教育中心”、特色成長輔導室、“省非遺研究培訓基地”等育人平臺,以傳承中華優秀文化、保護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己任,致力于厚植學生的人文素養,強化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鼓勵并引領大學生走出高校圍墻,通過廣泛深入的“非遺”調研來獲得真知、增長才干、提升境界。

 

四、就業現狀與前景

與國內同類專業比較,本專業在就業上體現出三大顯著特點:

1.行業就業優勢突出

本專業就業途徑廣,社會需求一直十分穩定,緊密依托長沙理工大學在交通、電力、水利、輕工等行業辦學優勢,為以上行業輸送了大量從事文秘、管理、宣傳等工作的優秀畢業生。上述行業的企業、機關、團體也成為本專業就業的主渠道。本專業在漢語言文學師資培養方面擁有豐富的辦學經驗和悠久的傳統,目前,依然有為數不少的畢業生進入中小學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同時也是重要的新聞媒體人才培養基地,為全國各大新聞媒體培養了一批業界的大咖。

2.考研、考編實力不俗

本專業還有相當部分的畢業生被保送、或考取碩士研究生。近五年來,學生陸續考上北京師范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及其他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境外升學、出國留學讀研成為新的發展渠道。考編一直是本專就業的熱門渠道,也是本專業學生超越其他專業的強項與優勢,包括考公務員、考事業編。

3.創新、創業能力過硬

本專業專業培養的人才具有很強的職業適應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我們瞄準經濟文化建設之需,以扎實的文史根底和寫作能力為基礎,專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強化創新思維、創業能力。最新就業數據顯示,在自主創業的畢業生亦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尤其在文化傳媒、高科技產業、教育培訓等行業產生了不少精英。

總之,本專業無論是就業競爭力還是就業率始終保持在同類高校的前列,就業質量優良,就業前景廣闊。根據我們在企業、政府、新聞媒體等行業部門的跟蹤調查,本專業畢業生具有顯著的復合型人才形態特征,在崗位適應能力、職業上升空間、薪酬待遇等諸多方面顯示出強勁的發展趨勢,表明本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獲得社會的高度認同,成為我省高校中文專業的老品牌和常青樹。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萬家麗南路二段960號文科樓B區5樓

聯系方式:招生咨詢:0731--85256145 ( 本科 )

郵編:410114

 

  • <center id="9wjrh"></center>
    <bdo id="9wjrh"></b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