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視頻和直播行業異軍突起背景下,針對帶貨翻車、直播數據造假等亂象,對此中央提出制定完善對網絡直播等新業態規范管理辦法,而明星高收入再次推向風口浪尖。
12月14日上午,長沙理工大學文學與新聞學系副教授戴鈺在云塘校區文科樓C302,為2019級新聞專業的學生帶來了一場題為“互聯網時代‘明星經濟’理性判斷與價值回歸”的專題講座。
超級明星巨額工資怎么看?你了解明星收入來源嗎?明星高收入是否合理?戴鈺在講座前給同學們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讓大家很快進入了思考。講座內容分為兩個部分,即理性分析判斷明星高收入的原因和明星經濟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
首先戴鈺老師列舉了一些明星收入的例子,并對明星收入進行了劃分,從勞動與資本利用供求關系、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等解釋了高收入現象原因。但現實生活中也存在逃稅現象,明星通過陰陽合同、在政策優惠地區設立工作室、“片酬+分紅”的合作方式等都是實現高避稅方法。明星收入過高易導致影視作品質量下降,還可能引起社會問題。
2020年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官網發布了《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透視互聯網時代“明星經濟”新氣象,傳遞什么信號?戴鈺認為,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擁有粉絲群體的規模大小、結構特征以及忠誠、喜愛程度乃至信息分享能力成為衡量傳媒價值和品牌影響力的關鍵要素;供給邊際成本為零,永不枯竭的“娛樂”需求是明星經濟售賣的重要原因。最后戴鈺從國內和國際方面提出了反思和措施,并舉例韓國明星收入的控制政策和方法。
講座結束后,同學們積極分享了自己的觀點。2019級新聞專業學生王馨瑤說:“并不是所有明星都有高收入,存在幸存者偏差現象,不能只看到明星的高光時刻”。學生劉家承感嘆道,“明星經濟有著注意力經濟的合理內核,明星通過培養粉絲群體,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在影響力經濟時代,注意力仍然重要。” 這場別開生面的講座,讓新聞專業學生們受益良多,能更客觀理性思考明星高收入。 (文/ 顏志雄 圖/劉依婷 審核/伍接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