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jīng),對于中文系的老師來說,因授課內容偏理論性、師資結構偏老齡化等因素影響,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改革,在理論上談得比較多,用起來總覺得比較為難。經(jīng)過前期的精心準備和學習,以及近三周來的線上教學,老師們不斷摸索交流與努力實踐,現(xiàn)在,不僅已經(jīng)習慣了線上教學,從思想上接受了這種教學方式,談起線上教學也是各有小妙招,收獲頗多。
在三月五號的全系在線交流中,通過老師們介紹,大多數(shù)老師同時實踐運行好幾個軟件平臺,如騰訊課堂、騰訊會議、QQ群、QQ電話、學習通、網(wǎng)絡教學平臺、微信群等,通常主要運用一個平臺,搭配使用另一個平臺進行教學,通過多種平臺組合使用,充分運用騰訊課堂“舉手”“考勤”等功能,通過查閱學生在線時長、討論區(qū)的發(fā)言,考察學生在線學習情況,及時將有關情況通報給學生,以確保教學質量。
老師們對于線上教學的準備比較充分,總體上的教學效果比較好。一般都提前在教學平臺上發(fā)布課程學習材料,如大綱、教案、書目、練習等,提前發(fā)布上課通知,為學生提供電子教材,或拍照制作成PDF格式傳給學生。
老師們覺得線上教學有很多優(yōu)勢,到課率比較高,學生在QQ群里發(fā)言非常活躍,對課堂的參與程度超過了線下課堂。通過分享屏幕,可以提供很多內容給學生看,相比線下課堂,屏幕更為清晰完整。運用線上多個平臺結合進行作業(yè)檢查和課堂練習,既能考勤,還能直接分析學生習作,更為直接。線上課堂的授課內容可以提供給學生回看,使他們將不懂的內容徹底弄懂。
不過,在線上教學過程中,老師們也感到存在不足:一是線上教學,監(jiān)控不到學生們聽課的實際情況,不能確切知道是否所有學生都堅持聽到下課時間。要真正提高教學效果,學生的自律相當重要。二是網(wǎng)絡、設備的不穩(wěn)定,有時候會影響課堂交流的順暢進行,要求教師靈活安排,及時引導,或者及時調整運用新技術手段。三是線上教學對老師和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老師的備課要求更高,對于學生的要求是要及時跟上。學生手邊的書籍、資料有限,需要老師提供。討論區(qū)的問題比面授時更多,需要老師更多的時間查看、回答。學生也需要花時間完成課后的閱讀、思考、練習等作業(yè)。
老師們認為,由于看不到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態(tài),對于究竟有多少同學全程在認真聽課,難以做到胸中有數(shù)。因此,純網(wǎng)絡教學的效果與實體課堂相比還是有一段較大的差距,網(wǎng)絡課堂教學不能完全代替實際課堂,只能作為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
在這段時間的線上教學中,中文系涌現(xiàn)了黃宇、華德柱、邱震強、周雷、易彬等優(yōu)秀典型。如黃宇老師,從課前準備、課中教學、課后完善三個環(huán)節(jié),扎扎實實抓線上教學,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課前不但激活學校網(wǎng)絡教學平臺,給每一個教學班級創(chuàng)建了QQ群,及時在教學平臺公布有關信息。還在超星平臺(學習通)給每一門課創(chuàng)建專題,設置與課表相對應的班級,導入學生名單,對學生進行考勤,在學習通上發(fā)放通知、作業(yè),將自己在網(wǎng)絡上搜集到的相關電子文檔上傳至學習通的資料庫或QQ群,及時查看學習通討論區(qū)的情況,給每一個學生的帖子打分/回復,提前10分鐘在QQ群發(fā)送課堂鏈接,督促學生進入課堂。授課使用騰訊課堂,運用全屏分享、舉手等功能,學生發(fā)言,及時打分。為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在講課過程中隨機限時簽到,課堂隨機檢查學生預習、閱讀情況,并給出成績。課后注重完善有關工作,及時查看騰訊課堂的考勤,與上課時長不足和未簽到的學生溝通,了解學習情況。查看學習通,就學生提出的問題、分享的學習心得進行交流。
如華德柱老師,已經(jīng)成功建設“紅樓夢導讀”與“大學應用語文”兩門慕課,嫻熟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更是走在全系老師前列,他給老師們分享了很多成功的線上教學經(jīng)驗,如怎樣運用騰訊課堂的舉手、登臺、語音連線發(fā)言各種功能,如怎樣在超星平臺上創(chuàng)建專題,怎樣傳送資料更為便捷,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并且正在征求學生意見,引進有些現(xiàn)成的慕課,建設翻轉課堂。正在改造天津大學的實用寫作課和四川大學的明清文學專題,建成教學班,把學生導入了課堂試學體驗。他認為,運用現(xiàn)成的優(yōu)質課資源,可以讓老師把精力用到指導學生學習,用到翻轉課堂上。
線上教學正在給我們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帶來積極的變革。(文/周靜 審核/周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