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問西東,勇敢向前
張勛,男,漢族,中共預備黨員。出生于1999年12月,來自西部城市重慶市的一個小縣城綦江區。現為長沙理工大學交通工程學院道路卓越1701班學生。歷任交通學院分團委科技部干事,現任交通學院分團委黨團事務部下班宣傳組負責人、道橋1901班下班黨員,在工作中盡職盡責,為學院的事務和引領新生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處處以身作則,在各方面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在同學中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產生了廣泛影響,是同學們眼中的榜樣。他在政治表現、學習成績、學術科研、社會實踐、文體等多方面都有突出成績,是一位全面發展的同學。
一、自強自立篇
自強不息,改變自我
1999年12月,寒風凜冽的時刻,一個小生命在那年冬季出生了,他的父親希望他以后能為國家建立功勛,于是取名為張勛。他剛剛出生,父母就為了生計不得不外出打工,把他留給了爺爺奶奶靠米羹一口一口養育起來。母親與父親早年都靠打工為生,家里雖然很窮,但是一家人在一起能夠過著平凡而簡單的生活。高中時期母親突然身體出現不適,時常頭暈眼花,有時候還會暈倒,多次就醫也無查出有效原因,母親的這個病一直得不到根治,只能在家休息,喪失了工作能力,并且需要時常就醫治療,對于這個貧困的家庭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家里從那以后只依靠父親一個人一邊照顧母親,一邊打零工來養家糊口。
在進入大學學習前,他家里還在為學費而苦惱,后來還好有國家助學貸款和社會資助能夠解決這個燃眉之急,讓他能夠順利進入大學求學。進入大學以后,他絲毫不敢懈怠,每節課都坐前排,不管是什么課程都認真聽講,并且課余時候和周末就一個人到圖書館或者綜合教學樓學習,他那時常常一個人獨行,一心只有學習,只有如何學到更多的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在大一的時候聽了下班學長的意見,參加了很多比賽,在各種比賽過程中也收獲了很多課外的知識,也與很多志向相同的同學相識了,與人的交流多了,也讓他性格變得活躍起來。大一下學期,他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在黨組織的教育中,他慢慢端正了入黨動機,也明白了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一個人一生的成就并不是看他的財富而是看他對社會做出來多大的貢獻。對于他來說雖然前路充滿了未知,身上也肩負了家庭的責任,但他更加想為同學們作貢獻。他常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他決心改變自己,他要做一個有能力、知奉獻的人。
每當寒假和暑假的時候,他都會去找工作,希望能為父母減少一些負擔,有一次寒假去高鐵站做志愿者,要求除夕到初八每天都在高鐵站,他為了掙一些志愿者補貼也沒有和家人一起過春節。他看到人很多歸家的各種形態,在他們身上他看到了對生活的堅強,許多中老年的旅客他們只身一人拿著很多行李,多得壓彎了他們的背脊,可是他們仍然目光堅定的向某個地方走去。生活雖然讓我們很多人覺得很困難,但是依舊有人負重前行,不畏懼目前生活的困難,勇敢向前,步伐堅毅而踏實。
二、盡職盡責篇
傳承真情,牢記使命
他的下班學長學姐,都是優秀的共產黨員,對他的大學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了他們的幫助和建議他才能更快的適應大學生活,并走向正軌。他想將這種力量傳承下去,于是他報名了下班黨員的選拔,最終經過層層選拔成為了道橋1901班的下班黨員,在引領新生的工作上,他十分耐心而細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向新生分享他的經驗。他每個周都會至少過去一次,好幾次因下寢關心同學而差一點趕不上回學校的末班車,這樣的跨校區的工作雖然辛苦,但他重來沒有抱怨過,軍訓期間多次到醫院陪同生病的同學,一旦所下班級同學有任何事情都會立馬趕過去。有一次在下寢過程中,發現一名同學的手因騎車而腫起來了,他立馬判斷出是骨折了,并一定要該同學第二天就去醫院就醫,并利用周末時間去醫院陪伴該同學。
此外,他還在交通學院黨務中心一直工作,負責有關下班的事務和學生有關黨務以及宣傳工作。在工作中,他踏實負責,黨務的工作雖然繁多而負責,需要很好的耐心和細心,他在工作中慢慢改掉了自己的粗心,在每次黨的工作開展后,都及時將新聞稿和照片交給負責老師,并在各自活動中拍照記錄,全面負責交通學院的黨務宣傳工作,他在黨務宣傳工作上不斷前進不斷進步,努力做好黨務宣傳工作。
他說“如果要我一定要留給世界什么東西,我希望是我努力工作的背影。”
三、科研競賽篇
精益求精,勇于創新
他在大學期間,從大一就開始著手科技創新研究,參與的第一個項目《綠色高性能生物瀝青開發與性能研究》獲得2018年度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試驗項目計劃。作為團隊負責人我主要參與了瀝青路面碳排放系統的開發研究和自發光—自潔凈路面材料的研究,參與的項目多次進入國賽預選階段。在科研中,他不斷進取鉆研,提高他的文獻閱讀能力,目前獲得新型使用專利兩項(排名8、11)、論文一篇(排名2);此外,他還正在參與土石混合料夯實的相關研究工作。參與科學研究工作讓他感受到了知識的強大,也深受其吸引,對待科研有進一寸有進一寸的喜歡。在數學建模比賽中他曾獲得ICM/ICM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得S獎,2019年“高教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省級三等獎,“電工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三等獎。在進行科研創新的過程中,他始終也不忘作為一名黨員的義務,在進行科學研究和所有的競賽他不忘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多次在班級和新生中分享他的經驗。
他說目前的力量雖然還不夠強大,但他愿意不斷努力不斷向前沖,去閱讀、去學習、去熱愛生活、去回報社會、回報父母。目前,年輕有活力就是他的最大優勢,年輕人都應該多出去走走,多學習學習,在這個世界上從不缺乏有能力的人,缺乏的是如何運用自己能力為他人服務的人,他會心存感恩之心,飲水思泉,戰勝自己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永遠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永遠熱淚盈眶,保持對待世界的溫柔和強大,迅速成長起來,將自己的所學投入到為祖國奉獻的行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