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理論之音

◇ 當前位置:首 頁 > 理論之音 > 正文

以育心與育德相結合提升人才質量

發布日期:2023年03月24日 來源: 作者:

[來源:湖南日報-08版 理論周刊·新域 2023-03-16]

  易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強調要重視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2017年以來,教育部相繼頒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等系列文件,明確提出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統一,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規范發展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服務,更好適應和滿足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需求,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義和利、群和己、成和敗、得和失,培育學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育心明德,心理課程育德

  育心是道德內化的過程,明德是道德外化的過程。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注中,應將心育和德育有機融合,實現同心同德。當前心理健康課程目標、心理健康課程教學理念正逐漸由問題觀向成長觀演變,關注全體學生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幫助學生意識到促進自信和自我鼓舞的能力,進而擁有成熟與彈性心態,具備情緒調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擁有多元視角看問題的能力。在心理健康課堂上,尤其應重視培養學生崇高的理想、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科學的世界觀等健康人格。在認知心理品質方面,應著力培養學生專心致志、主動觀察、獨立思維等良好習慣;在情感心理品質方面,應著力培養學生的義務感、責任感、集體主義情感、愛國主義情感、人道主義情感等社會情感;在意志心理品質方面,應著力培養學生獨立果斷、堅韌自制、自強不息等頑強意志。在課程中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統一,既是中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最突出的特色優勢,也體現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總趨勢。

  育心養德,成長輔導育德

  心理健康教育應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貫徹三全育人理念,積極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心理育人工作新格局,探索校院兩級心理育人工作體系,建立黨政、學工、教學、研究生培養協同工作機制,在二級學院加強成長輔導室建設。成長輔助內容應涉及思想提升、學業發展、生活適應、就業指導、危機應對五個領域,覆蓋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領域,有效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思政教育、日常管理教育的結合,幫助學生積極應對在成長成才關鍵期遭遇的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人格完善。開展成長輔導,可以打造輔導員為主體、班主任為骨干、專任教師和關工委老同志為補充的協同輔導團隊,在成長輔導中應充分發揮輔導老師的主動性,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力爭在心理健康教育主體上凸顯全員性、教育過程上凸顯全域性、教育方法上凸顯系統性,從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視角著力構建多元協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

  育心成德,實踐活動育德

  行為是道德觀在實踐中的直接體現與彰顯,是育德育人的實踐檢驗。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也是幫助學生體驗積極情緒、養成良好行為的過程,更是幫助學生培養健康人格和堅定信念的過程。通過構建教育知識引導與教育實踐活動兩維一體的心理素質提升活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協調發展。高校應重視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加強網絡陣地宣傳,構建知識普及新媒體平臺,做好兩微一端知識宣傳平臺建設;在課外教育活動中,充分利用“525”、世界精神衛生日等平臺,設計全方位全覆蓋的特色品牌活動,營造健康的心理文化氛圍,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積極情緒,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等優秀道德品質。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在讀博士、長沙理工大學教師)



  • <center id="9wjrh"></center>
    <bdo id="9wjrh"></b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