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工會采購的臍橙整車待分發

離退處采購的菜籽油

扶貧隊隊員搬送大米
傳統工藝壓榨的菜籽油、生態大米、特色臍橙……“枧桿山村的農產品真不錯,讓我們吃出了家鄉味。”這兩天校園里顯得尤為熱鬧,離退休中心和校工會為教職工準備的“年貨”陸續進校。
今年的“年貨”身份特殊,都來自駐村扶貧點——新寧縣水廟鎮枧桿山村。枧桿山村屬于省級深度貧困村,山多地少,但是氣候環境適宜,毗鄰國家5A級景區崀山,主要種植水稻、臍橙、楠竹,其他農產品也很豐富。枧桿山村平均海拔500余米,獨特的高山氣候,好山好水讓農產品也有自然的味道。
校工會為教職工準備“年貨”主角是精選優質臍橙,新寧是全國四大臍橙出口基地縣,臍橙風味濃甜,富有香氣,營養豐富,是"湖南名牌農產品"、中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離退休中心則專程到枧桿山村實地考察,定點采購了菜籽油和大米。
扶貧隊隊長宋劉斌介紹,這次“年貨”進校是學校進一步落實省委和學校‘以購代捐’工作部署的重要措施,除了集體定點采購,扶貧隊還進行節令性農產品采購,為方便教師自由訂購,推出了線上銷售平臺——“村淘有愛”,自2018年9月以來已經組織了3次“精準扶貧,農產品校園行”活動,18日將會為教師配送自選“年貨”,產品包括高山蘿卜、鄉里臘肉、土產雞鴨……好產品從大山走向教師的餐桌。
2018年8 月 25 日我校和新寧縣簽署了《湖南省高等院校與貧困縣“以購代捐”校農合作框架協議》,學校各單位立即行動了起來,駐村扶貧工作隊充分發揮本村生態資源優勢,通過建設臍橙專業合作社,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構建了“一組一特、一組一品”產業發展格局,從源頭上解決農產品的產出和質量監控問題;后勤集團、校工會、離退休中心、繼教學院主動簽署了集體采購協議,完成新寧縣農副產品采購金額達130余萬元;線上銷售平臺上線三天便交易額破萬,總銷售額已達13萬。
(文/喻玲 圖/劉湖 朱杰 審/鄧崛峰)

“村淘有愛”:枧桿山村農副產品線上銷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