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4日,我校在一辦公樓五會議室召開交通運輸工程學科發展歷史研討會,為新時代學科高質量發展凝聚共識、擘畫藍圖。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健龍,校黨委委員、副校長劉朝暉、張軍輝,校黨委副書記方瓊出席會議。中國交通報社科教中心負責人,學科骨干教師代表、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負責人參加研討。
與會專家學者共同回顧了數代長理人在交通運輸工程學科發展歷史長河中的奮斗故事,系統梳理了學科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時間節點和里程碑事件,清晰總結出學科在不同歷史階段取得的重大成果與貢獻,并就學科發展定位、特色、優勢及學科團隊精神文化開展深入研討。
會議認為,交通運輸工程學科自1956年創建以來,始終與國家交通事業發展同頻共振,堅持服務“交通強國”戰略,傳承發揚“干事文化”和“博學、力行、守正、拓新”校訓精神,攻克了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結構、材料、耐久性與可靠性等方面的系列重大理論和工程實踐問題,建立了符合中國國情的設計思想、施工標準等,為中國交通基礎設施跨越式高速發展作出了重要歷史貢獻。
會議指出,新時代學科建設要把握三大方向:一是順應科技發展趨勢,強化多學科交叉融合,不斷拓展學科邊界,增強學科競爭力,助力新時代交通行業轉型升級;二是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行業需求、區域規劃等為牽引,強化長壽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交通與智慧設施、智能運載工具與運用、交能融合與綠色交通、交通安全與綜合運輸等五大特色研究方向;三是著力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體系,加快核心技術突破與成果轉化,提升學科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的支撐能力。
據統計,近年來,我校交通運輸工程學科承擔國家重大、重點科研項目18項以及重大工程項目2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國家級科技獎勵16項,省部級特等獎/一等獎35項,培養的一大批畢業生主導或參與京港澳高速、港珠澳大橋、青藏公路等標志性工程建設,成為我國交通建設主戰場的核心力量。2024年,交通運輸工程學科入選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學科”優先支持與重點保障學科。
(文/劉飄逸 圖/李泰儒 一審/涂道勇 二審/成華 三審/邱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