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麥爾哈巴老師,她認真、和藹,她教會了我很多東西,還糾正我的國語發音,我希望她以后還能繼續當我們的老師。”三年級學生圖爾蓀·艾力睜著大大的眼睛,略有些緊張的說道。圖爾蓀口中的老師是長沙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一帶一路”志愿服務團成員麥爾哈巴·麥麥提明。1月12日,麥爾哈巴回到家鄉之后,就積極投身到志愿服務活動“紅領巾”小課堂中,實踐地點選在了她的家鄉喀什地區伽師縣和夏阿瓦提鎮尤古買希勒克村。
放假回家的第一天,麥爾哈巴就到村委會報到,向村委會的干部們詳細介紹了自己的教學計劃。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的干部們都很支持,并騰出了村里的活動中心,用于當做小課堂。而村小學也派了老師幫助麥爾哈巴組織學生。
在新疆地區任教漢語,還需要老師們能講一口流利的地區民族語言,師資十分有限!由于村子地處偏遠,村里1-3年級的孩子有一百多人,孩子們所能接觸到的教學資源有限,沒有好的老師引導,他們在國語上的學習很吃力。“一帶一路”團隊的成員們均為長理在校大學生,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每每回到家鄉,總會開展類似志愿活動,幫助填補新疆地區漢語教學資源不足的缺口。
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都比較靦腆,不敢張口,生怕自己說錯被其他同學笑話。麥爾哈巴特意安排了“講故事”環節,每天花四十分鐘時間,由學生用國家通用語言朗讀課文或者講述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經過幾天鍛煉,學生們發音也越來越標準。她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孩子們的語法糾正和口語練習上,結合自己在外求學接觸到的新事物、新思想和親身感受到祖國日新月異的新變化都講給孩子們聽,鼓勵學生們好好學習,學好國語。隨著志愿服務活動的順利開展,村里的5位返鄉大學生也陸續加入到她的行列,在小課堂開設了多門課程,不僅教授國語、數學,還輔導寒假作業。“一帶一路”志愿服務團的隊伍正在壯大!
“自從村里有了小課堂,家里的孩子們假期里就有地方學習了,再也不會光在外面瘋玩,我們也有時間去外面務工了,謝謝這些回來的大學生們,以后孩子也要好好學習,讓他們都去考大學,做一個對家鄉對國家有用的人。”村民艾買提·艾山感激地講道。
隨著志愿活動的持續開展,不僅讓新疆地區的孩子們增長了知識,提高了學習成績,解決了家長們寒假無暇照顧孩子的后顧之憂,也提升了志愿團成員們社會責任感,在實踐中磨礪自己,在奉獻中感受成長!



(文 圖/羅亦歐、麥爾哈巴·麥麥提明 審/靳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