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實踐智慧”:中國社會科學院朱葆偉教授來我校講學
2016-11-03
2016年11月2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哲學研究》雜志編審朱葆偉教授在文科樓C202為長沙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做了一場精彩的學術報告。報告題目為“論實踐智慧”。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毛光華、院長陳萬球、副院長易顯飛、張明海與學院教師、研究生等共同參加了此次學術報告。報告由陳萬球院長主持。
圍繞“實踐智慧”這一主題,朱教授首先揭示了實踐智慧問題的學術背景,認為當代哲學的實踐轉向是一大潮流,因此,在我國開展實踐智慧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接著朱教授從理論與實踐、實踐智慧與道德哲學和形而上學、實踐智慧與實踐判斷和推理三個方面,深入闡述了實踐智慧的豐富內涵、重要領域和邏輯特征。
在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方面,亞里士多德首先區分了兩類知識,即恒常世界的知識與變化世界的知識,開創性地提出了實踐智慧的問題。而現代詮釋學大師伽達默爾認為,實踐智慧將普遍引入個別之中、包含意志與反思、尊重傳統。通過實踐智慧研究,伽達默爾拓展了詮釋學的疆界,將其向實踐哲學延伸。在實踐智慧與道德哲學和形而上學方面,應用倫理學和政治哲學成為實踐智慧研究的重要領域,中國古代哲學也有著豐富的實踐智慧思想,不過現代性道德中實踐智慧式微。在實踐智慧與實踐判斷和推理方面,亞里士多德提出“實踐三段論”,在現代哲學中,隨著模態邏輯和道義邏輯的發展,實踐推理,特別是關于它的形式化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發展。
朱教授關于實踐智慧的研究極具前瞻性,其精彩講解引起了與會師生的強烈興趣和熱烈討論。諸多師生爭著向朱教授提出問題,朱教授一一給予了充分解答。最后,陳萬球院長對報告進行了總結,他指出朱葆偉教授的報告深入淺出,意義重大。朱教授所講的實踐智慧,是我們每一個師生的治學智慧,為人做事的智慧,也是馬克思主義謀求發展的智慧。學術報告的精彩迷人,離不開深潛苦讀。他特別鼓勵學院研究生,要以大師為榜樣,多讀書、讀好書;立大志,成大材!
(黃前程供稿)
附件:
上一篇:
下一篇:橫亙在科學與決策間的鴻溝——從科學社會學的角度談談科學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