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7月8日,來自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的“藝設鄉見”實踐團一行8人,在指導老師鄧寒松與李世成的帶領下,踏上了前往邵陽市新寧縣馬頭橋鎮坪山村的征途。此次行程,他們帶著滿腔的熱情與專業的知識,希望通過藝術設計的力量,為當地農產品銷售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抵達坪山村后,實踐團迅速與村委會展開了深入交流。在蔣主任的詳細介紹下,團隊成員對當地農戶的基本情況及發展需求有了全面認識。隨后,團隊負責人孔言向村委會提出了直播改良的詳細方案,雙方共同展望了以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的美好愿景,并表達了攜手合作的堅定信心。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實踐團成員們深入田間地頭,與20余戶特色種養戶面對面交流。他們通過發放問卷、訪談記錄等形式,收集了大量生動的人文故事與農戶需求信息。在此基礎上,團隊精心設計了直播場景,并制作了多部微短劇,為直播帶貨增添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與視覺沖擊力。
隨著直播助農活動的順利開展,坪山村的農產品迅速走紅網絡,形成了獨特的品牌效應。村民們紛紛表示,這次實踐活動不僅改善了他們的直播環境,更拓寬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為鄉村經濟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
對于實踐團成員而言,這次活動也是一次寶貴的學習與成長經歷。他們深刻體會到了專業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與挑戰,更加堅定了投身社會服務的決心與信念。正如隊內成員袁思洋所言:“此次活動讓我更進一步感受到了專業知識在實際運用中的不易,在未來,我將堅定信心,持續投入到社會服務工作當中,為鄉村振興助力。”
藝術學院“藝設鄉見”實踐團的這次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藝術與鄉村的深情對話,更是一次青年學子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的生動實踐。他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滿腔熱情,為坪山村的鄉村振興之路點亮了一盞明燈,也為更多有志于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的青年樹立了榜樣。
(文/袁思洋 孔言 贠夢煊 圖/劉蕓希 一審/陳湛美 二審/聶秦勇 三審/萬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