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大數據與社會認識論”高端論壇暨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社會認識論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在我校云塘校區開幕。此次會議由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社會認識論專業委員會主辦,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系承辦,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哲學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研究所、《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部、《江漢論壇》編輯部、《求索》編輯部聯合協辦。來自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西大學、南開大學、湖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上海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國礦業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湖北工業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近40所省內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共80余人參加了會議。

上午8點30,會議正式開幕。開幕式由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萬球主持。我校黨委副書記鄒宏如致歡迎辭。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馮顏利在線上致辭。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社會認識論專業委員會會長、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哲學學院歐陽康教授致開幕辭。
上午9點30,會議進入主旨演講環節。主旨演講環節分為4個階段,分別由《求索》雜志社社長黃海、《江漢論壇》雜志社編審胡靜、武漢大學教授夏建國、我校余乃忠教授主持。20余位專家學者圍繞會議主題作了學術報告,歐陽康教授帶來《大數據、社會復雜性與社會認識論研究》,山西大學原副校長高策教授作《黃河中部三大都市圈建設的一點思考——基于中部崛起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兩大戰略》,華中科技大學王曉升教授作《從否定辯證法的視角看社會認識》,南京大學藍江教授作《數字文字學和算法治理技術——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的再生產》,浙江大學李哲罕教授作《大數據、晚期資本主義與全球正義》,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張云箏教授作《大數據視域下加強社會公共安全體系建設的思考》,上海大學陳新漢教授作《民眾意愿在數字化時代的表達》,北京大學張梧作《大數據時代的“康德幻象”及其批判》,南開大學陶鋒作《大數據與美學新思維》(線上),上海大學陳海作《從常識道德到道德常識:從社會認識論視角解讀》,陜西省社科院王景華作《批判和超越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從社會認識角度提升社會思潮引領實效探究》,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后張炯作《門戶主體、數字對象與非人交往——智能社會認識論芻議》,中南民族大學宮麗作《大數據與文化治理——從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視角談起》,湖南大學劉光斌教授作《論技術在社會統治中的應用:馬克思、馬爾庫塞和福柯的觀點》,我校余乃忠教授作《大數據時代的認識論重塑》,華中科技大學董慧教授作《數字活力:大數據時代的動力機制及治理應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張貴紅副教授作《大數據、因果關系與科學方法》,湖北工業大學馮旺舟副教授作《新時代高校志愿服務在社區治理中的重塑——基于大數據的視角》,華南理工大學閆坤如教授作《大數據時代的“統計陷阱”及其規避探析》(線上),華東師范大學潘斌教授作《自動駕駛電車難題的倫理審視》,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吳畏教授作《“社交推薦”中的社會認識論》,中山大學秦際明副教授作《從歷史社會學的方法看儒家倫理體系中的個體與家國》報告。
4個階段的學術報告結束后,分別由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易顯飛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董慧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哲學學院吳畏教授、《求是學刊》編輯部編審付洪泉就相應階段的主旨演講作精彩點評。
會議閉幕式由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社會認識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副主編吳蘭麗教授主持,歐陽康教授致閉幕詞。歐陽康總結歸納了各位學者專家的研究成果,對此次學術交流給予充分肯定,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學者從大數據的角度推進社會認識論研究。最后,歐陽康向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系授旗,并對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社會認識論專業委員會2021年學術研討會做了安排與展望。

(文/圖 曾蓓 審/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