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同濟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吳志軍應邀參加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教學管理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在我校藝術樓報告廳作了題為“面向未來的一流本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的同濟實踐”的報告,暢談如何培養“新工科”人才。

吳志軍教授介紹了同濟大學工程教育歷史和成效,回顧了同濟大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實施情況,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注重“強化基礎、國際化、學科交叉、復合型”。
如何培養“新工科”人才?吳志軍教授介紹了面向未來的一流本科專業的建設理念,并引用大量詳實的數據案例,從系統修訂培養方案、新工科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和新思路、進階式培養模式、實踐教學資源升級、智慧教學生態建設、重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體系、以交叉課程建設為重要抓手、注重教育國際化的深度和廣度、打造國內領先的創新創業教育等方面分析了新工科人才培養所作的探索與實踐,對于下一步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建設規劃和方案作了分享交流。
來自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省教育科學研究院、39所省內高校、特邀嘉賓專家共160余人聽取了報告。
簡介:
吳志軍,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主要研究包括高效超低排放內燃機燃燒技術、基于高能X射線超快成像技術的燃油噴霧診斷及破碎機理、基于可控氛圍燃燒器的湍流燃燒基礎研究,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其中SCI、EI收錄100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3項。
(文/楊力錚 圖/劉飄逸 審/蔣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