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承辦單位: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 新型抗拔基礎的研究與開發
報告人姓名: 言志信
報告人所在單位: 蘭州大學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 教授/博導
報告時間: 2018年5月6日上午8:30
報告地點:金盆嶺校區12教200
報告人簡介:
言志信,男,巖土工程博士,地質工程出站博士后,加拿大皇家軍事學院訪問學者,2002年評聘為教授,萃英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獲得省委書記專程看望和高度評價。
先后于北京理工大學力學工程系獲工學碩士學位,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獲巖土工程博士學位,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地質工程博士后出站,加拿大皇家軍事學院土木工程系留學。
現任或曾任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二級學院院長,研究所所長,博士學位點和碩士學位點負責人,省一級和二級重點學科帶頭人,985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委,特聘教授,博士生和碩士生導師,公司副經理等職務。并先后擔任中國力學學會理事,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工程安全與防護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地下工程分會理事,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巖石動力學專委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委,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專家,教育部科技獎勵評審專家,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審專家等社會職務。
長期從事巖土工程、結構工程、爆破工程、地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的教學和研究開發工作。承擔了包括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基金項目、國家博士后基金項目、國家建設部攻關項目、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項目、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甘肅省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云南省交通科技項目等在內的國家和省部級課題和橫向課題數十項,其中主持40余項。
獲科技和學術獎、一級學會論文獎、省級博士學位論文獎等20余項;申請國家專利159項;出版專著4部;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第一(通訊)作者150篇(SCI論文20篇、EI論文76篇),第一作者論文主要發表在《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中國科學技術科學》、《土木工程學報》、《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巖土工程學報》、《應用數學和力學》、《爆炸與沖擊》等權威刊物上。
2003年作為第二學科帶頭人申報成功二級學科博士點;2009年作為帶頭人之一申報成功博士后流動站;2003年評為博士生導師;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多名。
報告承辦單位: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 太陽能路面的研究與思考
報告人姓名: 查旭東
報告人所在單位: 長沙理工大學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 教授/博導
報告時間: 2018年5月6日上午9:15
報告地點: 金盆嶺校區12教200
報告人簡介:
查旭東,男,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
主要從事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路面新材料和新結構技術、路面無損檢測技術、路面維修加鋪技術、路基路面結構設計理論和方法、路面模量反算理論及路基邊坡防護和加固技術等方面。
主持并完成了40余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參與獲獎10余項。目前在研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課題1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50余篇。
報告承辦單位: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 橋梁工程工業化建設的哲學思維:中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管理實踐
與創新
報告人姓名: 張勁文
報告人所在單位: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 教授級高工/工程總監
報告時間: 2018年5月6日上午9:45
報告地點: 金盆嶺校區12教200
報告人簡介:
張勁文,男,博士后,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南京大學兼職教授。2004年起全程參與了港珠澳大橋前期立項和主體工程建設管理工作,提出了項目愿景及建設目標,策劃并構建了項目管理規劃及QHSE管理體系,創新了工程管理模式,推行嚴格履約下的合作伙伴關系,通過生產流程和工裝設備的全面升級實現產品升級,竭力將港珠澳大橋建成為新時代的標志性工程。現任港珠澳大橋管理局黨委委員、工程總監,負責工程管理,曾獲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主要社會兼職為第五屆中國公路學會青年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京大學兼職教授。
報告承辦單位: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 新型抗拔基礎的研究與開發
報告人姓名: 言志信
報告人所在單位: 蘭州大學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 教授/博導
報告時間: 2018年5月6日上午8:30
報告地點:金盆嶺校區12教200
報告人簡介:
言志信,男,巖土工程博士,地質工程出站博士后,加拿大皇家軍事學院訪問學者,2002年評聘為教授,萃英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獲得省委書記專程看望和高度評價。
先后于北京理工大學力學工程系獲工學碩士學位,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獲巖土工程博士學位,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地質工程博士后出站,加拿大皇家軍事學院土木工程系留學。
現任或曾任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二級學院院長,研究所所長,博士學位點和碩士學位點負責人,省一級和二級重點學科帶頭人,985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委,特聘教授,博士生和碩士生導師,公司副經理等職務。并先后擔任中國力學學會理事,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工程安全與防護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地下工程分會理事,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巖石動力學專委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委,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專家,教育部科技獎勵評審專家,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審專家等社會職務。
長期從事巖土工程、結構工程、爆破工程、地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的教學和研究開發工作。承擔了包括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基金項目、國家博士后基金項目、國家建設部攻關項目、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項目、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甘肅省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云南省交通科技項目等在內的國家和省部級課題和橫向課題數十項,其中主持40余項。
獲科技和學術獎、一級學會論文獎、省級博士學位論文獎等20余項;申請國家專利159項;出版專著4部;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第一(通訊)作者150篇(SCI論文20篇、EI論文76篇),第一作者論文主要發表在《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中國科學技術科學》、《土木工程學報》、《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巖土工程學報》、《應用數學和力學》、《爆炸與沖擊》等權威刊物上。
2003年作為第二學科帶頭人申報成功二級學科博士點;2009年作為帶頭人之一申報成功博士后流動站;2003年評為博士生導師;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多名。
報告承辦單位: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 太陽能路面的研究與思考
報告人姓名: 查旭東
報告人所在單位: 長沙理工大學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 教授/博導
報告時間: 2018年5月6日上午9:15
報告地點: 金盆嶺校區12教200
報告人簡介:
查旭東,男,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
主要從事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路面新材料和新結構技術、路面無損檢測技術、路面維修加鋪技術、路基路面結構設計理論和方法、路面模量反算理論及路基邊坡防護和加固技術等方面。
主持并完成了40余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參與獲獎10余項。目前在研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課題1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50余篇。
報告承辦單位: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報告內容: 橋梁工程工業化建設的哲學思維:中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管理實踐
與創新
報告人姓名: 張勁文
報告人所在單位: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
報告人職稱/職務及學術頭銜: 教授級高工/工程總監
報告時間: 2018年5月6日上午9:45
報告地點: 金盆嶺校區12教200
報告人簡介:
張勁文,男,博士后,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南京大學兼職教授。2004年起全程參與了港珠澳大橋前期立項和主體工程建設管理工作,提出了項目愿景及建設目標,策劃并構建了項目管理規劃及QHSE管理體系,創新了工程管理模式,推行嚴格履約下的合作伙伴關系,通過生產流程和工裝設備的全面升級實現產品升級,竭力將港珠澳大橋建成為新時代的標志性工程。現任港珠澳大橋管理局黨委委員、工程總監,負責工程管理,曾獲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主要社會兼職為第五屆中國公路學會青年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京大學兼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