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年度 | 獲獎成果名稱 | 獲獎人員 | 獲獎名稱及等級 |
2023 | 智能網聯化公交“端-邊-云”設計、調度及優先控制 | 龍科軍、吳偉、馬曉龍、毛榮標、吳忠宜、安琨、王正武、馬萬經、邢璐、祁昊、曾海文、谷健、劉洋、魏雋君、費怡 | 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2023 | 公路特殊路段瀝青路面結構與材料研究與工程應用 | 李江、李闖民、吳志勇、王偉、余勝軍、甘有為、汪志勇、封晨輝、甘新眾、張雪峰、單光炎、李強、顏舜、陳瑞林、李永兵 |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2023 | 瀝青路面低碳減排養護與品質提升關鍵技術 | 金嬌 | 中國公路學會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2023 | 夏熱冬溫區瀝青路面品質保障技術創新與應用 | 熊劍平、張洪剛、李平、劉宏富 |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2023 | 瀝青鋪面建造過程仿真與耐久性提升技術 | 于華南、龔湘兵、徐鵬、李希、鄭曉光、李杰、黃子超、蔡軍、錢國平 |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2023 | 大型建設工程項目團隊知識學習理論及實踐 | 陳赟、李晶晶、朱文喜、李玨、韓偉威、侯云飛、張瑾帆、劉尚、廖圓圓、呂毅剛 | 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2023 | 典型工程區域高精度地表形變多源遙感監測預警關鍵技術及應用 | 邢學敏、祝興遠、劉斌、陳立福、袁志輝、朱珺、彭葳、史健存、趙利會、彭云、李小雁、鄔昱昆、曹周生、李智泉 |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2023 | 大摻量激活鋼渣微粉-水泥道路基層和面層路用性能研究與工程應用 | 吳初平(1)、肖杰(2)、熊茂林(3)、孫波(4)、胡毅林(5)、李闖民(6) | 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2023 | 天然瀝青材料性能及其筑路技術研究與示范 | 樊亮(1)、查旭東(2)、談忠坤(3)、張紅日(4)、李永振(5)、王林(6)、林江濤(7)、李秋忠(8) | 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
2022 | 廣東省公路工程“三級清單”模式下基于BIM的建設管理體系研究 | 劉建華(3) | 中圖公路學會交通BIM工程創新獎 |
2022 | 水工混凝土化學-熱學-力學耦合分析方法與裂縫修復新技術及應用 | 葉群山(15) |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
2022 | 南方濕熱地區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綠色建養關鍵技術 | 李平(3)、劉宏富(4) | 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2022 | 公路服役狀態多維高精度感知、分析決策與多策略養護成套技術 | ?蔡軍(2)、韋慧(5)、周育名(10) |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二等獎 |
獲獎年度 | 獲獎成果名稱 | 獲獎人員 | 獲獎名稱及等級 |
2023 | 智能網聯化公交“端-邊-云”設計、調度及優先控制 | 龍科軍、吳偉、馬曉龍、毛榮標、吳忠宜、安琨、王正武、馬萬經、邢璐、祁昊、曾海文、谷健、劉洋、魏雋君、費怡 | 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2023 | 公路特殊路段瀝青路面結構與材料研究與工程應用 | 李江、李闖民、吳志勇、王偉、余勝軍、甘有為、汪志勇、封晨輝、甘新眾、張雪峰、單光炎、李強、顏舜、陳瑞林、李永兵 |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2023 | 瀝青路面低碳減排養護與品質提升關鍵技術 | 金嬌 | 中國公路學會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2023 | 夏熱冬溫區瀝青路面品質保障技術創新與應用 | 熊劍平、張洪剛、李平、劉宏富 |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2023 | 瀝青鋪面建造過程仿真與耐久性提升技術 | 于華南、龔湘兵、徐鵬、李希、鄭曉光、李杰、黃子超、蔡軍、錢國平 |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2023 | 大型建設工程項目團隊知識學習理論及實踐 | 陳赟、李晶晶、朱文喜、李玨、韓偉威、侯云飛、張瑾帆、劉尚、廖圓圓、呂毅剛 | 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2023 | 典型工程區域高精度地表形變多源遙感監測預警關鍵技術及應用 | 邢學敏、祝興遠、劉斌、陳立福、袁志輝、朱珺、彭葳、史健存、趙利會、彭云、李小雁、鄔昱昆、曹周生、李智泉 |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2023 | 大摻量激活鋼渣微粉-水泥道路基層和面層路用性能研究與工程應用 | 吳初平(1)、肖杰(2)、熊茂林(3)、孫波(4)、胡毅林(5)、李闖民(6) | 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2023 | 天然瀝青材料性能及其筑路技術研究與示范 | 樊亮(1)、查旭東(2)、談忠坤(3)、張紅日(4)、李永振(5)、王林(6)、林江濤(7)、李秋忠(8) | 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
2022 | 廣東省公路工程“三級清單”模式下基于BIM的建設管理體系研究 | 劉建華(3) | 中圖公路學會交通BIM工程創新獎 |
2022 | 水工混凝土化學-熱學-力學耦合分析方法與裂縫修復新技術及應用 | 葉群山(15) |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
2022 | 南方濕熱地區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綠色建養關鍵技術 | 李平(3)、劉宏富(4) | 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2022 | 公路服役狀態多維高精度感知、分析決策與多策略養護成套技術 | ?蔡軍(2)、韋慧(5)、周育名(10) |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二等獎 |
2022 | 重載交通耐久性路面結構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 | 李盛(1)、劉朝暉(2)、秦仁杰(3) |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22 | 減碳常溫瀝青材料開發及工程示范應用 | 李九蘇、董雨明、戴聆春、沈增暉、孫志林、張毅、李杰、吳恙、王世成、邢鵬、謝娟、蔣汶玉、張琛、關彥斌 |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